第 12 章:茶肆听风,捕捉三爷党动向
城南土地庙的香火早断了大半,庙门歪斜着,门楣上的 “土地神位” 匾额被雨水浸得发黑,边角还挂着几缕枯草。墨苏赶到时,辰时的日头刚爬过庙顶,把院里的青石砖照得亮堂堂的,却照不进庙内的阴影里。他攥紧袖中的短刀,指尖触到毒药的瓷瓶,心里默念:阿福该把消息送到了,粘杆处的人应该就在附近。
“墨掌柜倒是守时。” 庙内传来个沙哑的声音,不是他预想中的粗粝,反而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斯文。墨苏迈进门槛,见供桌后站着个穿灰布长衫的人,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双眼睛,手里把玩着个铜烟袋,烟袋锅上刻着个 “龙” 字 —— 潜龙阁的标记,没错。
“王大娘呢?” 墨苏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庙内,没看到王大娘的身影,只有个驼背老僧在角落扫地,头也不抬。
“急什么?” 灰衣人笑了,烟袋锅在供桌上敲了敲,“墨掌柜先回答我,你到底是谁的人?粘杆处,还是三爷党?”
墨苏心头一凛,对方竟知道他的双重身份!他故意装傻:“什么粘杆处、三爷党?我就是个开书肆的,只想保住王大娘的命。”
“开书肆的?” 灰衣人上前一步,从袖中摸出张纸,扔在墨苏面前,“这是你藏在灶王爷神像下的情报,用《千字文》加密,我没说错吧?” 纸上是他昨天汇总的贵宾档案,字迹虽模糊,却能认出 “陈梦雷”“李光地” 等名字。
墨苏的手悄悄摸向短刀,却听那老僧突然开口:“施主,老衲劝你莫动刀。王刘氏在西厢房,睡得正香,若你动了手,她醒不过来。”
西厢房的门虚掩着,墨苏冲过去推开,见王大娘躺在草席上,呼吸均匀,脸上没伤,只是额头有片淡淡的红晕 —— 是被迷药迷晕了,不是被伤害。他松了口气,转身看向灰衣人:“你到底想怎样?”
“不想怎样,只想跟墨掌柜做笔交易。” 灰衣人走到供桌前,拿起个黄布包,递给墨苏,“这里面是半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上面标着江南三大织造府的位置,是八爷党囤粮的地方。你把三爷党《皇极典》的编修进度告诉我,我就放了王大娘,还帮你保守身份的秘密。”
墨苏接过黄布包,展开里面的纸 —— 果然是《职方典》的残页,朱笔圈着 “扬州”“苏州”“江宁” 三个地名,旁边还注着 “冬粮” 二字。江南织造府本是皇家采办机构,八爷党却用来囤粮,显然是在为夺嫡储备物资。他心里飞快盘算:若拒绝,王大娘有危险;若答应,就是背叛粘杆处;不如先假意应下,再找机会反制。
“我可以告诉你编修进度,但你得先放了王大娘。” 墨苏说,“而且,我需要时间确认信息,明天此时,还在这里见。”
灰衣人盯着他看了片刻,点头:“好,我信你一次。但你若敢耍花样,王大娘的命,还有你在槐花胡同的小院,都会变成灰烬。” 说完,他冲老僧使了个眼色,老僧扶起王大娘,慢悠悠地走出庙门。
墨苏跟在后面,一直看着他们把王大娘送到胡同口,确认王大娘清醒后,才转身离开。他没回翰墨斋,而是直奔琉璃厂东头的听雨轩 —— 他得把潜龙阁的交易和江南织造府的情报,尽快传给老周。
【听雨轩的暗语】
听雨轩的门帘刚掀开,就传来阵阵茶香与谈笑声。墨苏刚走进来,老周就迎上来,手里提着个铜壶:“墨掌柜来啦?还是老样子,碧螺春?”
“嗯,再来碟瓜子。” 墨苏坐下,目光快速扫过茶肆 —— 靠窗的八仙桌旁,三个翰林院编修正围着本《古今图书集成》争论,声音不大,却句句清晰;角落里,个穿宝蓝色便服的武官独自喝茶,腰间鼓着块,像是藏着令牌;柜台边,个账房模样的人扒拉着算盘,每拨三下就顿一顿,手指还在账本上轻轻敲着。
这是粘杆处教的 “听风术”—— 不看表面言行,看细节里的破绽。墨苏端起茶杯,假装喝茶,耳朵却竖得笔直:
“…… 编修人手实在不够,三爷催得紧,可各地举荐的文人,来了没几个就走了。” 一个编修抱怨道,手指在《图书集成》的封面上划过,“听说李光地大人还在跟三爷提意见,说不该在书里加那些‘大逆不道’的话。”
“大逆不道” 指的是《皇极典》里论证 “长幼有序” 的内容,三阿哥想借编书证明自己是太子被废后的合法继承人。编修说 “人手不够”,实则是三爷党在扩张时遇到阻力,文人不愿卷入夺嫡之争;李光地提意见,说明三爷党内部已有分歧。墨苏悄悄在茶杯底用指甲划了个 “三” 字,示意老周留意。
再看那武官 —— 他每隔片刻就抬头看窗外,窗外正对着户部衙门的侧门。墨苏注意到,他的靴子沾着泥,是永定河边的红泥,而昨天刚下过雨,说明他刚从河边来。户部掌管国库,武官监视户部,很可能是在盯三爷党挪用银两的动向,说不定是太子党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墨苏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