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夜雨特磨人,黏糊糊的水汽裹着风往衣领里钻。陈默撑着他爸那把老竹伞,伞骨上“丙午年春”的刻字被雨水泡得发暗,手里攥着张揉得发皱的纸条——是他妈走前塞给他的,就五个字:“观古斋,找老秦”。
他站在永安巷口瞅了瞅,青石板路被雨浇得油亮,倒映着两边老宅子的飞檐。刚往里挪了两步,打旁边门廊下突然窜出个人,穿件藏青短打,裤脚沾着泥,手里攥块破帕子擦额头的水,眼神直往他怀里瞟。
“小哥,瞅你面生啊,来这儿找人?”那人凑过来,声音压得低,“是找观古斋的秦老板吧?跟你说,秦老板三天前就去河北收老书了,你这趟白跑。”
陈默脚步没停,眼梢扫过那人的鞋——新布鞋,鞋底沾着赭红色的泥,这巷子全是灰河泥,只有城南香山那边才出红土。他没接话,就“嗯”了声,接着往前走。
“哎哎,你别急着走啊!”那人追上来,伸手想拦他胳膊,“秦老板不在,我给你指个地儿呗?前头聚贤茶社,掌柜的是秦老板发小,手里藏的古籍比观古斋还多,你要查啥旧事、辨啥老物件,找他准成!”
陈默停下脚,伞柄在手里转了半圈。他妈临走前特意嘱咐,永安巷就观古斋是正经铺子,其余全是坑外行的“打眼铺”。再看这人,说话时右手老摩挲虎口,那是常年握刀才有的茧子,哪像个普通引路的?
“谢了,不用。”陈默声音温温的,却没让开,“我跟秦叔约好的,等他回来也成。再说我要查的是万历年间的《顺天府志》,茶社里怕是没有。”他故意提这书——冷门得很,真懂行的才知道,要是这人心里有鬼,指定露破绽。
果然,那人眼神闪了闪,又往前凑了凑,语气急了点:“《顺天府志》啊!茶社掌柜那儿真有,前儿个我还见他翻呢!你跟我去,保准不坑你,还能给你打折!”说着就来拉他的袖子,指缝里露着道浅褐色的疤,像是被刀划的。
陈默往后退了半步,伞面斜过来,刚好挡住那人的手。他摸了摸怀里揣的铜怀表——他爸留下的,表盘内侧刻着“陈氏藏书”,现在三点四十。“真不用,我等秦叔就行。”他说完转身就走,脚步比刚才快了点。
身后传来那人的骂声,却没敢追上来。陈默用余光瞥了眼,见那人往巷口退,还往阴影里打了个手势,暗处好像有个穿黑衫的人影动了动。
走了没几步,就瞅见巷尾的朱漆木门——门柱上刻着“以文会友”,铜门环是饕餮纹,跟他妈说的一模一样。他伸手敲了敲环,铜声在雨里传得不远。
“谁啊?”门里传来个苍老的声音,带着点沙哑。
“秦叔,我是陈砚之的儿子,陈默。”陈默提高了点声音,“我妈让我来的,说您这儿有我要的东西。”陈砚之是他爸的名字,当年在考古圈也算有名,秦叔要是真认识,肯定有反应。
门里静了会儿,接着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门栓“咔嗒”一声拉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戴副圆框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上下打量他:“你是砚之的儿子?我记得他姑娘才五岁,怎么是个小伙子?”
“秦叔,我妹三岁时没了,我是我爸后来收养的。”陈默赶紧解释,从怀里掏出那张纸条递过去,“这是我妈的字,您瞅瞅。”这些事只有家里亲近的老友知道,秦叔能说出来,肯定不是外人。
老人接过纸条,凑到门廊下的灯旁看了半天,叹口气:“进来吧,外头雨大。你妈去年来还跟我念叨,说你在查你爸的事呢。”
进了院,就见棵老槐树,树下石桌上摆着本翻开的《东京梦华录》,书页边都潮得起卷了。秦叔领着他进了正屋,一屋子书架从地顶到梁,全是古籍,空气里飘着纸墨和樟脑的味儿。
“坐吧,喝口热茶。”秦叔把他让到太师椅上,倒了杯热茶递过来,“你要找的是你爸当年放这儿的东西?”
陈默捧着茶杯,指尖有点凉:“是。我爸当年去西北考察,说找着座元代古墓,后来就没信儿了。我在他书里翻着张便签,写着‘西夏文书,藏于观古斋’,才来寻您的。”他从怀里掏出本线装的《西夏简史》,书页里夹着张泛黄的便签,上面是他爸潦草的字。
秦叔接过便签看了半天,重重叹口气:“你爸当年确实把东西放我这儿了——三卷西夏文佛经,说是从佛塔地宫里找的,上面还记着古墓的事。后来他没信儿了,我怕这东西惹祸,一直藏库房里,没敢说。”
他起身走到书架旁,搬开最底下一排《二十四史》,露出个暗格,从里面拿出个樟木盒子。打开一看,红绒布上放着三卷用丝绸裹着的文书。“就是这个。”秦叔把盒子递给他,“你爸说这里面有古墓的位置,还有他没信儿的原因。可这西夏文不好懂,你能认全不?”
陈默拿起一卷展开,密密麻麻的西夏文,方方正正的,像汉字变了形。他小时候跟他爸学过点基础,加上过目不忘的本事,很快认出几个字:“黑山”“藏宝”“兵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京门地下世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京门地下世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