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石望回来说听说官府已经正式宣布找到了栖岩寺里的贼人尸首,足足十几具,但还不清楚为何里面大多都是城内失踪的青皮地痞,快手抓捕了不少死去青皮的亲戚朋友,想要问出个所以然。
城中也是众说纷纭,都说是本地青皮地痞伙同流匪劫了那上任的知县。一时间,城中那些与青皮沾亲带故的亲戚纷纷闭门不出,人心惶惶。
现任安岳县知县本该上月就该卸任归家,如今也不得不继续留任,硬着头皮安抚百姓,并让快班查明案情始末。
如此担惊受怕半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某日一个平常的傍晚,谢三爽敲响杨凡的房门,说在门口收到一封书信。
杨凡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信果然是许师爷留下的,上面字数不多,言简意赅地表明进展一切顺利。
他已经成功搭上了四川粮道道员陈邦直的线,明日陈邦直要来县城巡督查办今年的漕粮,今日来信是让杨凡明日提前去春来楼设宴等候,他尽量争取能有个与陈道员面谈的机会。
粮道道员。
杨凡有些疑惑,一时也不清楚这在明代是个多大的官,急忙支石望去打听了一圈。
石望找了些衙门的幕僚师爷,给了些吃酒的银钱,又陪着进青楼帮结了窑子的钱,这才弄明白,粮道道员品级是正四品。属于巡抚、总督与知府之间的职位。若与现代职位相比,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明代在省级行政长官布政使的下边又设左、右参政和左、右参议,这些均为辅佐布政使的官员,他们也被称作分守道;另外,负责一省司法与监察事务的按察使也有自己的佐官,称作副使、佥事,无定员,分管各按察使辖区内部分地区刑名等事,称分巡道。
这个粮道道员主要负责四川地区粮食的征收、运输、储存以及合理调配等工作。其直接上司为布政使司及巡抚等省级官员。而布政使司主要负责民政和财政事务,四川粮道道员在粮食的征收、调配等工作上虽还要接受布政使司的领导和管理,但也是不小的官。
杨凡深知机会来之不易,第二天一早便与石望又去藏银地取了些银子。随后早早到春来楼,那掌柜认得杨凡,两人打了招呼,杨凡混个脸熟,找掌柜订了最好的一间天字房,点上一桌子好菜,虚位以待,坐等陈道员大驾光临。
可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直等到菜都凉了两桌,凉菜不要紧,热菜就没办法了,杨凡只得不断让酒楼重新做。
又过了一个时辰,同样的菜酒楼厨子都做了四五遍之后,在楼下守着的石望终于瞧见动静,他飞快跑上楼告诉杨凡,杨凡在里面打起精神整理衣服,最后又检查了一遍桌上准备的仪金。
没过多久,许师爷佝偻着腰率先推开门出现在杨凡眼帘之中,对方极为恭敬地领进一个留山羊胡的老头,这老头身形干瘦,个头足足矮了许师爷半个头。
然而此时站在许师爷旁边,却是毫无顾忌,浑身上下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魄。
许师爷笑容满面,一抬眼瞧见杨凡,确认走对了包间,急忙先给两人引荐,说道:“肖老先生,这位是我那表亲杨凡。”说罢又朝杨凡招呼道:“这位是陈大人的得力智囊,肖先生。”
杨凡一愣,来时他以为今日会见到那陈道员本人,这时见的却是陈大人的幕僚先生,脑子一时没转过弯,神色愣了一下,忘记说本准备好的场面话。
肖先生见状,他是见过各种人事之人,哪里不知道杨凡为何会有如此表情,当即鼻子里哼了一声,将头扭向一边,一旁的许师爷见势不好急忙转移话题热情地拉着他落座。
杨凡反应过来自知刚才失仪,立马倒了三杯酒,对那肖先生恭敬道:“早便听闻陈大人之名,今日见了肖先生,果然仙风道骨,今日肖先生能赏脸来见,为表诚意,在下先敬三杯,以表敬意。”
说罢,三杯酒接连仰脖而尽,杨凡将喝完的酒杯倒置,示意已经喝完。
见此赔罪的态度,肖先生表情稍缓。一旁的许师爷急忙为肖先生摆好碗筷,招呼道:“来来来,肖先生今日刚到本县,远道而来,必须先尝尝这本地特色。”
肖先生半眯着眼,伸出手掌示意许师爷停下,许师爷急忙闭嘴,做出侧耳聆听状。
肖先生停了半刻,又扭头盯着杨凡从上到下打量半天:“今个儿,吾随陈大人巡查至此,确实颇为折腾。这一进城,便是这个请那个邀,谁都热情得很,咱也忙,去得了这家也去不了哪家,实在分身乏术。”
“肖先生和陈大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也是难为肖先生了。”
肖先生点点头,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下满脸恭敬的杨凡和许师爷,这才满意地接着道:“今个身体也乏了,咱时间有限,饭我也就不吃了,你们自个留着享用吧。我也就直话直说,你们别怪我嘴直,咱们也少说些废话。”
“是是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