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里面装着救命的食物、清水、药品,还有那块至关重要的核能电池。林烨走出地下储藏室,重新沐浴在废土昏黄的光线下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包裹着他。
手掌的伤口在药膏的作用下传来清凉的镇痛感,胃里有了压缩饼干打底,不再火烧火燎。更重要的是,系统能源显示着【31%】的稳定数值,像是一根定海神针,让他敢于去规划比“下一刻怎么活”更远一点的事情。
但他没有立刻远离这片刚给了他丰厚回报的区域。酸雨过后,许多原本被掩盖的结构暴露出来,或许还有遗漏的宝藏。他决定以这个便利店废墟为中心,再仔细搜索一番,特别是寻找那些可能存放工具或电子元件的角落。
他用蝎齿长矛拨开融化变形的塑料招牌,撬开锈死的工具箱柜,甚至爬进半塌的通风管道里摸索。
收获谈不上巨大,但零零碎碎有些惊喜:一小卷韧性不错的金属丝,几块大小不一的稀有合金碎片(系统鉴定可用于精密制造),一把虽然锈蚀但基础结构完好的大型活动扳手,甚至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还发现了一个半埋着的、烧毁严重的无人机残骸,上面的光学传感器和几个微型电机似乎还有抢救的可能。
他将这些“破烂”一一收好。现在看它们没用,但有了充足的能源和虚拟工坊,这些可能就是未来某个关键设备的零件。
搜寻过程中,他主要依赖长矛和那根捡来的大号活动扳手去撬动翻找。效率很低。扳手太大不好用力,长矛又过于尖锐,不适合精细操作。他无比怀念之前制造的那把多功能工具钳,那玩意儿在这种场合下简直能顶半边天。
“要是有把更给力的钳子就好了…”他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用力扳动一块卡死的金属板,手臂酸麻。
【基于现有材料及能源水平,可尝试‘照映’升级版多功能工具。是否启动虚拟工坊进行设计模拟?】
系统的提示音主动响起,带着能源充足后的“底气”。
林烨眼睛一亮!对啊!能源够了,材料也多了,完全可以造个更好的!
“启动!”他立刻同意,找了个相对安全的墙角靠坐下来,意识沉入那片熟悉的灰色网格空间。
眼前浮现出他之前那把多功能工具钳的完整三维模型,旁边罗列着它的各项参数和材料构成。
【初始设计分析:结构基本稳定,功能齐全,但材料强度不足(普通废钢),核心传动部件(蝎子关节)精度有限,导致整体耐用性及扭矩输出偏低。】
系统的评价一针见血。那钳子对付一般情况还行,但真要干重活或者精细活,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目标:打造一把更坚固、更精准、功能更强的多功能工具钳。”林烨下达指令。
【指令确认。导入新获取材料扫描数据:高强度钛合金碎片(×3)、高碳钢碎片(×5)、微型精密轴承(来自无人机残骸×2)…】
【重新设计核心传动结构,替换生物关节,采用微型轴承与高强度合金组合,提升精度与强度。】
【优化钳口材质与热处理模拟,提升硬度和耐磨性。】
【增加附加功能模块接口(预留)…】
虚拟工坊全力运转,新的材料数据被导入,蓝色的工具钳模型开始飞速演化、重构。钳体变得更加流线型,材质呈现出高级金属的冷冽光泽,复杂的内部传动结构被微型轴承和精密的合金齿轮组取代,钳口变得更加锐利和坚固,甚至还预留了一个小小的插槽,似乎可以加装其他工具头。
无数条应力线在模型上闪烁,模拟着各种极端使用场景下的表现。虚拟的钳子不断经历着扭曲、剪切、撞击的测试。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
林烨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每一次模拟的细节,凭借着程序员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努力跟上系统的优化思路,甚至偶尔会提出自己的设想:“这里能不能加一个弹簧助力,省力?”“这个咬合齿的形状是不是可以再优化一下,防止打滑?”
【建议采纳…计算中…模拟通过…效率提升约7%。】
系统的反馈让他更有参与感。这种亲手设计、一步步优化的过程,远比直接拿到一个现成的蓝图更让人着迷。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使用者,更像是一个…工程师?虽然是个半吊子、全靠系统代打的工程师。
但这种一点点将想法变为现实(哪怕是虚拟现实)的感觉,让他找回了一丝昔日敲代码、解决BUG时的专注和快感。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全新的、堪称艺术品的多功能工具钳三维模型终于稳定下来,通过了所有严苛的测试。
【设计完成:‘工程师’多功能工具钳(II型)】
【材质:钛合金(主结构)、高碳钢(钳口、关键传动)、精密轴承】
【特性:极高强度、高精度、耐腐蚀、模块化接口(预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炼假成真:我的虚拟帝国照映现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