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高厂长高志恒拖着略带疲惫却难掩兴奋的步伐回到家中。
今天厂里因为“东风-1”项目后续以及江部长考察带来的积极影响,气氛格外热烈,他也与有荣焉。
一进门,就看到妻子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虽然织着毛衣,眼神却有些飘忽,显然心思不在那上面。
高志恒脱下外套,忍不住又提起了话头,语气中带着感慨和后知后觉的庆幸:
“真是没想到啊,秋月娘家竟然有这样的底蕴。
她舅舅在省里是那个位置,舅姥爷更是……唉,我以前还觉得咱们和平是低娶了,现在看看,这哪里是低娶?分明是捡到宝了!”
他这话本是自言自语般的感慨,却一字不落地钻进了高母的耳朵里。
她捏着毛衣针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有些发白,脸上像是被打翻了颜料盘,青一阵红一阵,心中更是翻江倒海,五味杂陈。
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她当初为什么极力反对儿子高和平娶杨秋月?不就是嫌弃杨家是普通农户,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委屈了自己这出身书香门第,
虽然娘家后来没落,但她一直以曾经的体面自居、儿子又是厂长公子的和平吗?她那时候上赶着给儿子张罗的,
是什么县长的侄女、书记的外甥女,觉得那才算是“门当户对”,能对儿子、对高家有所助益。
可现在呢?
她费心巴力想攀附的那些“关系”,在杨秋月那位担任要职的舅姥爷和舅舅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那才是真正手握实权、能决定很多人命运的人物!自己当初真是有眼无珠,捧着鱼目当珍珠,却把真正的美玉往外推!
再想想杨家本身。大女婿是部队的营长,年轻有为;
二女婿更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团长,前途不可限量;亲家公杨大河,以前是病秧子,现在呢?
在公安局干得风生水起,听说很受领导器重,那刑侦股长的位置坐得稳稳的。
这哪里是普通的农户?这分明是军、警、乃至现在隐隐透出的政界都有人脉的潜力家族!
最让她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敬畏的,是那个年仅十五岁的杨平安!别人家十五岁的孩子还在玩泥巴、懵懂求学,
他却已经能和同学一起设计出“东风-1”这样连省里都重视的先进拖拉机!
这是何等惊人的天赋和潜力?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孩子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可限量!
相比之下,自己当初给儿子介绍的那些相亲对象,除了一个看似光鲜的“名头”,本人和家庭又有多少真才实学和发展前景?
“鼠目寸光……我真是鼠目寸光啊……”高母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扇了一记无形的耳光。
她一直自诩精明,善于算计,却在最关键的事情上,看走了眼,差点亲手断送了儿子的大好姻缘,也差点让高家错过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亲家!
幸好……幸好和平那孩子自己有主见,坚持了下来。
也幸好杨秋月性子柔韧,没有因为自己的反对而退缩,如今更是怀了高家的骨肉。
想到这里,高母心中那点因为出身而产生的、优越感彻底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庆幸。
她放下毛衣,站起身,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与急切,对丈夫说道:
“志恒,你说得对,是咱们和平有福气,也是咱们高家的福气
高志恒有些惊讶地看着妻子,他心中欣慰,点了点头:“你能这么想就最好了。家和万事兴嘛。
清晨的杨家小院,杨平安早就提着一袋子粮食和肉进了门。
看见母亲在院子里给菜地浇水,打了声招呼就进了厨房。
孙氏是个勤快人,每天早起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先侍弄院子里这些青菜。再去干其它事。
一年到头除了冬天,其余日子跟本就吃不完,除了供应着三个女儿家以外,还时常送给左邻右舍吃。
说来也奇怪,别人家种的东西,好好伺候都不一定长。
她家院子里却是种什么长什么,不光不招虫口感还特别好。
小白菜撒上种子浇上水就疯长,别人家二十天吃不上,她家院子里的菜十天就能收获一茬。
种的那几垄韭菜从年头吃到年尾,冬天上边盖点干树叶还能接着吃韭黄。
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都有,只要是农村地里能看到的种子,她都会淘换来种在院里。
这个季节不光院子里菜吃不完,就连墙根种的丝瓜南瓜和只要能爬墙,长的好吃的她都没浪费一点边边角角的给种上了。
跟个小型的植物园没两样,墙角种的那两颗葡萄树结的果把架子都坠弯了,院子里那两颗桃树,第一年种上就结了一树果,又大又甜。
刚搬到县城住的那会,担心家里的开销都靠杨大河的退伍伤残补贴和秋月的工资,会非常拮据。
后来杨大河去了公安局上班 ,并在公安局担任刑侦股长,每月几十元的工资在平县算是不错了,足以覆盖一家人的基本现金开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