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日头已然偏西,不再那么毒辣。安安和军军,正围着杨平安给用草编好的蚱蜢追逐嬉戏,咯咯的笑声洒满院落。
杨平安推着那辆二八大杠出来,车后座两边挎着两个显眼的大竹筐,里面装着些孙氏在院里种的应季青菜,水灵灵的。
“平安,这都快傍晚了,还出去?”母亲孙氏从厨房窗户探出头问道。
“妈,我去趟军区大院,给大姐二姐送点咱家自己种的菜,顺便看看十一他们,估计有什么事耽搁了,已经好几天没来咱家蹭饭了。
”杨平安拍了拍竹筐里的青菜,语气自然。这青菜,正是他用来应付家里人的“道具”。
孙氏刚点了头,原本在玩闹的安安和军军一眼瞥见了车后座那俩,当初来外婆家时他俩坐过的那两个熟悉的大竹筐,小脸瞬间就拉了下来。
在他们的小脑瓜里,这大竹筐简直就是“被送回部队家属院”的专属交通工具!
两个小家伙立刻扔下心爱的蚱蜢,迈着小短腿噔噔噔地冲过来,一左一右,像两只小树袋熊一样紧紧扒住了竹筐边缘,小身子几乎要挂上去。
“啾啾!不去!回家!”安安仰着小脸,奶声奶气却异常坚决,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抗拒”。
军军也抱着另一边的竹筐,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家!安安家……啾啾家!”那架势,仿佛杨平安不是去送菜,而是要把他俩打包送走一般。
杨平安看着俩小家伙如临大敌的模样,真是哭笑不得。
见舅舅没立刻答应,两个小马屁精立刻开启了甜言蜜语模式。
安安紧紧抱着杨平安的胳膊,小脸蹭啊蹭:“啾啾最好!安安陪啾啾!陪外公、外婆!陪小姨!”
军军也学舌,努力表达:“陪!都陪!军军乖,不回家!”
刚从屋里出来的杨冬梅看到这情景,忍不住逗他们:“哟,你俩小不点儿,留下来能陪我们干啥呀?除了吃和玩。”
俩小家伙一听,立刻挺起小胸脯,开始掰着手指头数(虽然数不清):
安安抢着说:“陪开心!陪吃饭!陪啾啾睡觉!”
军军用力点头补充:“长大!干活!帮啾啾!”
为了能留在心爱外婆家和舅舅身边,两个小家伙简直是绞尽脑汁,好话说尽,那谄媚又急切的小模样,把孙氏和杨冬梅都逗得前仰后合。
杨平安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弯腰挨个揉了揉他们的小脑袋:“好,好,不送你们走,舅舅是去送菜,很快就回来,还给你们带糖葫芦,好不好?”
这下,两个小脑袋同步点动,抱着竹筐的手也松了些,但眼睛里还是带着一丝“你可要说话算话”的警惕。
最后还是孙氏和杨冬梅笑着过来,好说歹说才把两个“小挂件”从竹筐上“撕”下来。
“这俩孩子,真是铁了心要常住这儿了,生怕你把他们捎回去。”孙氏笑着摇头。
杨平安推车出门,朝着军区大院的方向驶去。
在快到家属院区域、一个僻静无人的角落,他停下车,左右张望确认无人后,利落地将竹筐里的青菜全部收进空间,
转而将提前准备好的那份丰富物资——包括鸡蛋、细粮和一些山货——放了进去。
先提着东西和给大姐准备的空间出品的安胎药,到了大姐杨春燕家。
大姐怀孕五个来月,已经显怀,正坐在院子里做些轻省的家务。王建国刚下班,正在收拾院子。
“平安来了!”王建国放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迎上来帮忙卸东西,“哟,这么些好东西!正好给你大姐补补。”
杨春燕也笑着招呼:“平安,快坐会儿。安安和军军在那儿还乖吗?没闹你们吧?”
杨平安想起出门前那俩“小挂件”誓死扞卫竹筐的样子,忍俊不禁:“乖着呢,就是刚才看我推车带着竹筐,以为我要把他们送回来,俩人差点挂筐上不下来了,好话说了几箩筐,铁了心认定外婆家才是他们家。”
王建国一听,哈哈大笑,语气酸溜溜又带着宠溺:
“这俩小没良心的!看来我和你姐这儿,是彻底留不住他们喽!”杨春燕也笑得不行,脸上满是幸福的光彩。
从大姐家出来,又到了二姐杨夏荷家。二姐杨夏荷在文工团工作,这个点正好在家。沈向西也在。
“平安,”沈向西接过东西,问道,“军军那小子,在你那儿还习惯吗?”
杨平安笑道:“习惯得很,跟安安两个现在是家里的‘小霸王’,刚才我出门,俩人以为我要用竹筐把他们运回来,
抱着筐子死活不撒手,为了留下来,陪吃陪睡陪开心的好话说了一箩筐,看来是打定主意长住外婆家了。”
杨夏荷听了,噗嗤一笑,对沈向西说:“看吧,我就说,有舅舅在,咱们这爸妈都得靠边站。”沈向西也无奈地摇头笑了,眼神里却全是纵容。
送完两家,杨平安这才推着车来到王师长家小楼前。刚停好车,王十一就一阵风似的冲了出来,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一种找到救星的急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