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轰鸣,如同惊雷,宣告着一个全新的开启。
顾云轩站在他身边,激动得眼圈发红,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力攥紧了拳头。
高和平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台上接受领导和群众的祝贺,他虽然努力保持着镇定,但那微微颤抖的手和发亮的眼睛,泄露了他内心的澎湃。
“东方-1型”的成功, 带来的最直接变化就是县机械厂的急剧扩张。
订单如雪片般从周边市县,甚至外省飞来。厂里迅速扩大了生产车间,招收了大量新工人,生产线日夜不停地运转。
原本一个在省内排不上号的小厂,一跃成为了地区乃至省内的明星企业,重点扶持对象。
高和平凭借在此项目中的卓越组织和领导能力,被正式任命为副厂长,主管生产技术。
顾云轩这个年轻的“土专家”,被特批进入技术科,成为了最年轻的技术员,专门负责“东方-1型”的技术支持和后续改进。
王十一看杨平安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佩服,简直带上了点“看非人类”的敬畏。
“平安……你实话告诉我,你脑子里到底还装了多少东西?”王十一围着杨平安转了两圈,啧啧称奇,
“打猎、做饭、抓特务、现在连拖拉机都能造了!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杨平安只是笑了笑,递给他一个刚摘下来的桃:“尝尝,今年的桃特别甜。”
王若雪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在自家哥哥的“逼问”下依旧从容不迫的杨平安,她知道,
这个少年,如同那台命名为“东方-1”的拖拉机一样,正在驶向一个她几乎无法想象的广阔天地。
而她,只想默默地注视着,追随着他的光芒。
院子里,安安和军军正在为最后一个红透的桃子该归谁而进行着“友好”的协商,主要是安安在讲道理,军军在耍赖。
知道杨平安要去省城的王十一兄妹,就提前回了家。
王家客厅内,王师长看着面前一双在杨平安家玩的忘记回家的儿女,神色严肃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和无奈。
“杨平安那孩子,要去省城参加机械研讨会了?”他沉声问道。
“是啊,爸!省里来的信,千真万确!”王十一兴奋地比划着,“您没看见,顾云轩那小子跑来报信时激动的那样!平安他居然还能搞这个!真是太神了!”
王师长没有理会儿子的激动,目光转向安静的女儿:“若雪,你怎么看?”
王若雪抬起头,眼神清澈而坚定:“爸爸,平安哥他很厉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他值得这样的机会。”
王师长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我原本想着,这孩子是个当兵的好苗子,沉稳、果敢、有脑子,将来在部队肯定有出息。
甚至想着,等他再大点,可以特招他进来,重点培养。” 他顿了顿,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可现在看,是我想窄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他这条路,或许走得更宽。”
他看向王十一和王若雪,语气郑重起来:“十一,若雪,你们和杨平安交好,这很好。
这孩子重情义,有能力,眼光也长远。这份情谊,你们要维系好。但记住,不要试图去干涉或者主导他的选择。
他自己的路,让他自己走。”
王十一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王若雪却听明白了父亲话里的深意,她轻轻“嗯”了一声,心里有些微妙的失落,但更多的是对杨平安未来的期待。
杨家小院内,杨平安除了准备去省城的正事以外,家里的“小麻烦”也得安抚。
安安和军军似乎感觉到舅舅要出远门,虽然只是几天,也变得格外“警觉”和黏人。
杨平安在灯下整理资料时,两个小家伙就一左一右趴在他腿边,也不闹,就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他,仿佛在无声地控诉。
“舅舅,你要去很远的地方吗?”安安小声问。
“啾啾,不走。”军军直接把小脑袋枕在杨平安的腿上。
杨平安心里一软,放下笔,将两个小家伙抱到膝盖上,
耐心解释:“舅舅只是去省城几天,开个会,很快就回来。回来给安安带图画书,给军军带好玩的,好不好?”
“拉钩!”安安伸出小手指。
“钩钩!”军军也赶紧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杨平安笑着和他们拉了钩,做了保证,两个小家伙才勉强安心。
傍晚,高家小楼里飘着饭菜的香气。高厂长难得准时下班,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容,连脚步都比往日轻快几分。
他脱下外套,没像往常一样先看报纸,而是径直走到厨房门口,对着正在忙碌的妻子赵玉梅扬了扬手里的文件。
“玉梅,好消息!部里的正式批文下来了,咱们厂的‘东方-1型’被列为重点推广产品,明年开春的订单已经排满了!”高志远的声音洪亮,透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赵玉梅擦了擦手,脸上也露出笑容:“是吗?那可真是天大的喜事!这下厂里可算是彻底翻身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