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安拒绝了县里安排的公开表彰大会,只低调地接受了“英勇治安积极分子”的证书和奖金。
将荣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好处和稳固的人脉,远比虚名来得重要。
这笔奖金,他一部分交给了母亲孙氏补贴家用,另一部分则悄悄用于在空间里扩充他的“秘密基地”,
并购买了更多这个时代的书籍,尤其是机械、农业和医药方面的,为他未来的计划做着知识储备。
这日,杨平安照例去机械厂给三姐杨秋月送些安胎的吃食,顺便看看顾云轩的学习进展。
刚到技术部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激烈的讨论声。
“不行不行,这个参数肯定有问题,照这样加工,零件报废率起码高三成!”一个年轻技术员的声音带着焦躁。
“可图纸上就是这么标的,苏联老大哥的图纸还能有错?”另一个声音反驳。
杨秋月挺着微隆的腹部,在一旁皱着眉头查看图纸,显然也遇到了难题。
杨平安走过去,轻声问:“三姐,怎么了?”
杨秋月见是他,叹了口气,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构件说:“是平安啊。
你看这个新接到的生产任务,零件要求精度很高,但按照图纸给的切削参数,
我们试制了几次,不是震刀就是表面光洁度不达标,废了不少材料。”
杨平安凑近看了看图纸,又询问了厂里现有机床的型号和性能。
他脑海中前世零散的机械加工知识迅速被调动起来。
他沉思片刻,指着图纸上的几个关键点说:
“三姐,苏联的机床刚性和功率可能比我们的好。
或许可以尝试把主轴转速降低一点,同时把进给量也相应调小,分层切削。
另外,冷却液可以换用浓度更高一点的试试,应该能改善震刀和表面质量。”
他语气平和,提出的建议却直指核心。周围几个技术员都愣住了,仔细琢磨着他的话。
高和平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听完杨平安的话,
眼睛一亮,立刻对旁边的老师傅说:“李师傅,就按平安说的思路,调整参数再试一次!”
结果令人惊喜。调整后的加工过程异常平稳,当第一个符合要求的零件被加工出来,经过检测完全达标时,
整个车间都沸腾了。困扰技术部好几天的难题,竟然被一个少年三言两语点破!
高和平看着杨平安,眼神复杂,有惊叹,更有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这位小舅子,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见识。
“平安,你这脑子怎么长的?”高和平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要不你别上学了,直接来我们技术部上班算了!”
杨平安笑了笑,谦逊地说:“三姐夫,我就是瞎琢磨,碰巧罢了。
书还是要读的。” 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利用了一点“先知”的优势,真正的路还很长。
周末,王十一和王若雪再次来到了杨家。这次不再是吉普车张扬地停在巷口,而是兄妹俩自己走来的。
王十一依旧是那副活力四射的样子,缠着杨平安讲那天行动的细节,眼神里满是崇拜。
而王若雪则安静了许多,她带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说是送给杨平安的礼物。
“平安哥,你以后要记笔记,或者写什么东西,可以用这个。”她声音轻柔,带着少女的羞涩,眼神却亮晶晶的,充满了期待。
杨平安看着那印着红色天安门图案的笔记本和崭新的英雄牌钢笔,这份礼物在这个年代可谓相当贵重,也足见其用心。
他心中微动,没有拒绝,坦然接过:“谢谢你,若雪同志,礼物我很喜欢。”
王若雪的脸上立刻绽放出明媚的笑容,如同初春融化的雪水,清澈动人。
王十一在一旁挤眉弄眼,被王若雪悄悄瞪了一眼才收敛。
闲聊中,王十一提到:“平安,我爸说,你这样的好苗子,窝在县城可惜了。
等再过两年,你要是想去当兵,或者想考军校,他那边可以帮忙推荐。”
这是一个极具分量的承诺,意味着一条更广阔的道路在向杨平安敞开。
杨平安心中感激,但并未立刻表态,只是认真地说:“谢谢王叔叔的好意。我会认真考虑的。”
他知道,无论是继续读书,还是将来选择行伍,亦或是利用空间和先知走另一条路,他都需要时间规划和积累。
王师长递来的橄榄枝,是一个重要的选项,但绝非唯一。
今天的杨家小院,比往常更加热闹。安安和军军这两个小祖宗,已经在姥姥家常住了小半个月,俨然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今天,这份热闹更是达到了顶峰。
大姐杨春燕再次怀孕已有五个月,身形略显丰腴,脸上洋溢着母性的柔和,跟着丈夫王建国回来看望父母和儿子。
二姐杨夏荷所在的文工团近期不忙,她便和丈夫沈向西一起回来,
一方面是看看家人,另一方面也是接在外婆家住了半个多月、玩得乐不思蜀的儿子军军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