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平安偶尔带回来给孩子们瞧稀罕的,院里就传来了王十一那熟悉的大嗓门。
杨平安!我们来了!
伴着话音,王十一兴冲冲地推开虚掩的院门跨了进来,身后果然跟着文静的王若雪。
安安和军军听见生人动静,立刻警觉地扭头。见是那个曾想跟舅舅抢地盘的大哥哥,
两个小家伙登时如两只被侵犯领地的小兽,噔噔噔跑到杨平安身边,一左一右抱住舅舅的腿,用满是戒备的眼神瞪着王十一。
王十一被这两道小目光盯得直乐,故意龇牙咧嘴做了个鬼脸。结果军军直接把脸埋进舅舅裤腿,安安则气鼓鼓地回瞪着他。
王若雪瞧见这幕,忍不住抿嘴轻笑。她今日穿了条浅蓝连衣裙,更显清丽。
她先礼貌地跟闻声从屋里出来的孙氏和杨冬梅打了招呼:阿姨好,冬梅姐好。这才看向杨平安,
目光不经意掠过他腿边的两个小娃娃,声线轻柔:平安哥,没扰着你们吧?
不妨事。杨平安拍了拍两个小家伙的脑袋权作安抚,屋里坐。
孙氏热络地招呼他们进屋用茶,杨冬梅也好奇地打量着这两位气度不凡的客人。
王十一的注意力却很快被院角一些简易木工家什和几个未完工的、
造型别致的小木件吸引了——那是杨平安偶尔给安安、军军做玩物,或推敲某些机巧结构时随手制的模型。
杨平安,这些……都是你做的?王十一拿起一个带着简易齿轮结构的小风车,惊讶道,你还会木匠活?
闲着,弄着玩。杨平安语气依旧平淡。
王十一却如发现新大陆般,围着那些小物件啧啧称奇。
他虽看不懂其中一些结构的门道,但那份精巧与别致,让他对杨平安的佩服又深一层。这家伙,还有啥是不会的?
王若雪则更留意这个家的氛围。院子拾掇得干净利落,虽简朴,却满是烟火气。那位叫冬梅的姐姐爽利俏皮,模样顶好。
阿姨慈祥和气,而杨平安……在这个属于他的家里,似乎比在部队大院时更多了几分松弛与……人间味?瞧他熟练地安抚两个小外甥,
听他平静地应对哥哥那些跳脱的问话,王若雪觉得,自己仿佛又窥见了这个问题少年的另一面。
安安和军军观察片刻,发现这个大哥哥今日似乎不是来抢舅舅的,
反倒对那些木头疙瘩更上心,这才渐渐放松警惕,但仍紧挨着舅舅,不肯远离。
王十一摆弄够木工模型,想起正事,凑到杨平安身边,压低嗓门,眼神热切:
杨平安,那个……特制鱼饵,备好了么?咱啥时候再去钓鱼?
杨平安瞧着他那急不可耐的样儿,有些无奈。这家伙,对钓鱼还真是痴迷。
王十一的软磨硬泡终究见了效,加上杨平安自个儿也觉得该给家里添些荤腥,
于是在他们到访的当日下午,便决定再去垂纶。
听说要去河边,不仅安安和军军雀跃,杨冬梅也跃跃欲试。
她早听弟弟提过特制鱼饵的神奇,一直想亲眼见识,况且王若雪来了,她正好陪着说话解闷。
我也去!我帮着看孩子!杨冬梅主动请缨。
王若雪也浅笑颔首,对这次结伴出游满心期待。
于是,一支更热闹的队伍出发了。杨平安一手一个娃,杨冬梅伴着王若雪跟在旁侧,王十一则兴奋地拎着木桶鱼竿。
到了河湾,杨平安先把两个小家伙安置在离水边老远的树荫下,由杨冬梅和王若雪看顾着。
他取出特意准备的特制鱼饵——几条瞧着普通内藏玄机的蚯蚓。
就一副竿,轮着来。杨平安说着,看向最是按捺不住的王十一,你先。
王十一激动地接过鱼饵,手都有些颤。他小心翼翼地上饵甩竿,
鱼钩刚入水不到一分钟,浮漂就猛地下沉!
来了!王十一兴奋提竿,一条巴掌大的鲫鱼在空中划出银亮弧线。神了!他激动得满面红光,轻手轻脚取下鱼放进桶里。
接着轮到杨冬梅。她学着王十一的样上饵下钩,同样很快有鱼咬钩。
真这么快!她惊喜地钓起条小鱼,转头对王若雪道:若雪你瞧,这鱼饵太灵了!
王若雪在两人鼓动下,也紧张地接过鱼竿。当她感受到鱼线传来的拽力时,忍不住轻呼,在杨冬梅帮衬下成功钓起条小鱼,脸上绽开欢欣的笑颜。
杨平安抱着两个小家伙坐在一旁,安安和军军看得目不转睛。
每见有人钓上鱼,两个小家伙就拍着小手欢呼:鱼!大鱼!
舅舅,安安也想钓。安安仰着小脸央求。
军军也要!弟弟立马跟上。
杨平安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等你们再长大些。
就这样,三人轮番执竿,个个都尝到了快速上鱼的乐趣。虽钓着的鱼都不大,但这新奇刺激的体验让每个人兴奋不已。
王十一更是对那神奇鱼饵念念不忘,趁着空当又钓了两轮。
日头西沉时,小木桶已装了大半桶鱼。王十一意犹未尽地收竿,对杨平安道:这鱼饵太厉害了,我从未钓得这般痛快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