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杨冬梅兴奋得睡不着,拉着杨平安在院里乘凉,叽叽喳喳地说着对高中生活的憧憬。
月光下,十六岁的少女眉眼如画,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杨平安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几句。他看着夜空中的星辰,思绪已然飘远。四姐的学业,他会继续支持;
这个家,他会继续守护。
九月的县一中,梧桐叶才开始泛黄,校园里弥漫着新学年的朝气。
杨冬梅穿着母亲用新扯的蓝布做成的翻领学生装,背着洗得发白的旧书包,走进了高一(二)班的教室。
她本就清丽的容貌,加上灵泉长期滋养出的好气色和通透气质,让她在众多新生中显得格外出挑,很快便吸引了同学和老师的目光。
高中课程比起初中深了不少,但杨冬梅并未感到吃力。
她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像是被什么洗涤过一般,清晰无比,老师讲的内容一点就透,记忆力也出奇的好。
第一次期中考试,她便以优异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尤其是语文和俄语,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作文常被老师当成范文朗读。
她的勤奋和才华,很快赢得了各科老师的喜爱,也被选为了班里的学习委员。
然而,少女的出众,也难免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同班有几个家境较好的男生,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她身边打转,找借口跟她说话,或者在她值日时抢着帮忙。
甚至隔壁班有个父亲在县革委会工作的男同学,也托人给她递了纸条,约她周末去看电影。
从未经历过这些的杨冬梅,起初只是感到困惑和些许厌烦。
她一心扑在学习上,对这些“打扰”敬而远之,总是礼貌而疏离地拒绝。
但她越是如此,那份沉静的气质反而更引得一些青春萌动的少年心痒难耐。
这些情况,自然逃不过杨平安的眼睛。他虽然和四姐不在一个班,但同在一个年级,总有碰面的时候。
他敏锐地察觉到那些围绕在四姐身边、带着探究或爱慕的目光,也留意到四姐眉宇间偶尔闪过的一丝困扰。
这天放学,杨平安在校门口等到了和几个女同学一起出来的杨冬梅。
他看似随意地走上前,接过四姐手里略显沉重的布包(里面装了好几本借阅的课外书)。
“四姐,今天俄语课上那个变格,我还是有点迷糊,回家你再给我讲讲?”
他找了个自然的借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旁边几个还想跟杨冬梅搭话的男同学听到。
那几个男生见杨冬梅的弟弟来了,杨平安虽然年纪小,但身量已接近成人,
加上那份沉稳气势,很有几分唬人,又听到他们讨论学习,便讪讪地走开了。
杨冬梅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弟弟一眼,连忙点头:“好啊,那个确实有点难,我正好也刚弄明白。”
兄妹俩一起往家走 ,“四姐,”杨平安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聊天气,
“在学校里,专心学习就好。其他的事,不用理会。要是有人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纠缠你,你就告诉我,
或者直接告诉老师。”他顿了顿,补充道,“爹现在是公安,咱们家也不是好欺负的。”
他没有把话说得很透,但杨冬梅听懂了。她心里一暖,知道弟弟是在保护她。她用力点点头:
“嗯,我知道。我才没空理他们呢,我还想以后考大学呢!”
看着她重新焕发出斗志的眼神,杨平安笑了笑,放下心来。
他知道四姐心性单纯且上进,目前看来能处理好这些小事。
但他不介意偶尔亮一亮“爪子”,让一些不安分的人知道,这朵初绽的冬梅,并非无主之花,可以随意觊觎。
回到家,杨冬梅果然认真地给弟弟讲起了俄语变格,讲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杨平安其实早已掌握,但仍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不时提出几个“愚蠢”的问题,满足一下小老师的成就感。
孙氏看着儿女在灯下共同学习的和谐画面,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
她觉得,这小儿子虽然主意大,不怎么去学校,但关键时刻总是这么可靠,把姐姐们都护得很好。
夜里,杨平安意识进入空间。他看了看那几株长势极好的人参和何首乌,
又清点了一下空间角落里存放的金银和票据。这些都是他为未来准备的底气。
四姐的学业,他会全力支持,但她的人生道路,终究需要她自己走。
他能做的,就是在她需要的时候,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为她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其他方面的。
县一中的生活对杨冬梅来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慢慢变得更加开朗、自信。
她偶尔还是会收到一些匿名的信件或纸条,但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妥善处理,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直接交给班主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1959,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