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四年,七月二十。
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应天府外的十万北伐大军、三十万京军,以及城内数十万百姓,全部接种了牛痘。
此外,五十万北伐大军和二十万元军降俘也完成了接种。
甚至连北伐大军和降俘返程途经的各州府百姓,也全部接种了牛痘。
1209年
完成这项举措后,虽不能断言大明百姓从此彻底摆脱天花威胁,但至少成功遏制了这场由北元高层突破底线、以二十万降卒为生化武器引发的瘟疫。
数月前,假死隐匿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联合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等人,听闻大明北伐军与应天府君臣感染天花的假消息,当即率二十万精锐南下突袭。此前朱元璋为给军民接种牛痘征召全国医者,如此大规模行动自然被北元密探察觉。
接到急报的朱元璋即刻调遣徐达、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将领,率三十万京军北上阻击——此时北伐军尚在接种牛痘,无法出战。这些曾遭天花暗算、被迫以身为试的将领们听闻北元来犯,非但不惧,反露狂喜。
两军交锋时,明军将领眼含血光,悍勇无匹。此役歼灭五万元军,俘虏十万,仅脱古思帖木儿带三万残部逃脱。脱火赤、爱足等贵族尽数被擒。面对俘虏,徐达等人再不敢大意,甚至欲效仿白起坑杀降卒——毕竟先前二十万染疫降俘的阴影未消,直至此战爆发时,那些人的牛痘接种仍未完成。
无人敢赌那十余万北元降俘是否携带未知瘟疫。
但为安抚蒙元民心,最终未对俘虏大开杀戒。
即便如此,这十万余降俘仍被羁押北疆之外,隔离观察两月有余。
待太医院太医千里驰援,确认无疫病潜伏后,方准许他们进入大明境内。
经审讯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等高层,大明终于查明天花瘟疫之谋的来龙去脉。
得知孔克表、孔希学父子叛国投元,献此毒计后,朱元璋勃然大怒,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然而此战未擒获孔氏父子,尸首亦未寻得,料想已随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逃遁。
朱元璋遂遣人传话天元帝,愿以王子恩克卓里克图或北元俘虏交换孔氏父子,却未得回应。
眼见无法捉拿二人,朱元璋怒不可遏,不惜耗费巨资,也要令孔氏父子遗臭万年!
他下令再赐天下百姓每人一升米,并效仿处置胡惟庸、李善长之例,于各县立碑铸像,将孔氏父子散布天花、丧尽天良之事刻于铁碑,供万世唾骂!
若非宋濂等文臣拼死阻拦,朱元璋甚至欲推倒文庙孔子像泄愤,认为孔氏恶行,孔子亦难辞其咎。
最终,他虽未毁像,仍以鞭抽孔子像泄恨,并颁下大明最高悬赏:生擒孔氏父子者封侯,献其首级者封伯!
对于朱元璋的悬赏,文武百官无人反对,在他们眼中,孔克表、孔希学父子完全配得上这份重赏。
不少官员甚至私下商议,准备再添些赏银,好让北元或其他势力尽快擒获孔氏父子。
若论愤恨,百官对孔希学、孔克表的怒火丝毫不亚于朱元璋。
若非医家圣人“岐伯氏”横空出世,提出牛痘接种之法抵御天花瘟疫,恐怕他们早已命丧黄泉。
……
奉天殿内,朱元璋高坐御座,马皇后陪侍一旁,周王朱橚静立丹阶之上。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持玉笏,分列两侧。
殿中,一袭青衣的燕长倾依旧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平静的眼睛,淡然望向御座上的朱元璋。
此番平定天花瘟疫,拯救数十万北伐大军与百万百姓,又击退北元残部南侵,自然需 行赏。
不过,此次封赏主要针对医家新晋圣人岐伯氏,武将勋贵则未获额外嘉奖。
俘虏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等人后,朱元璋才知晓,此前南侵的二十万元军多为虚张声势——除数万前军为正规士卒,余者皆是临时拼凑的老弱妇孺。
若非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将领后续大败天元帝亲率的二十万元军精锐,朱元璋甚至想收回首次北伐的封赏。
最终,虽未追回前次赏赐,但二次北伐的封赏就此取消。
对此,武将勋贵并无怨言。
若执意索要二次封赏,首次的丰厚赏赐必被收回,而二次所得,定然远不及前。
北伐首战告捷,朱元璋欲彻底铲除北元余孽,龙颜大悦之下,封赏格外丰厚。
然而,以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为首的北元残部尚未覆灭,朱元璋此次的赏赐便收敛许多。
二次北伐大胜,除犒赏三十万出征京军外,武将勋贵们的封赏在君臣心照不宣的默契中不了了之。
御座之上,朱元璋凝视着戴面巾的燕长倾,郑重道:
古有圣人岐伯开创医道,后世方有悬壶济世之名医。
先生所创牛痘接种之法,可御天花瘟疫,救百万将士百姓于水火!
此功虽不及岐伯圣贤,亦不远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