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河市一处略显陈旧但整洁的机关家属院内,周家的晚餐桌上弥漫着久别重逢的温馨与家常气息。
“慢点吃,瞧你饿的,在下面厂里肯定没吃好。”周母不停地给儿子周逸鸣碗里夹着红烧肉,眼里满是心疼。儿子去团场轧花厂社会实践一个月,人似乎瘦了点,但精神头很足。
“妈,你是不知道,干活累,吃得也简单,大锅饭管饱不管好。”周逸鸣风卷残云般地吃着,但脸上却带着一种经历体力劳动锻炼后的蓬勃朝气。
就在这时,客厅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周逸鸣起身去接电话:“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他熟悉又让他心头一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和歉意:“周逸鸣?是我,沈文勤。不好意思,这个时候打扰你……”
“文勤?没事没事,你说!”周逸鸣有些意外,但立刻回应。
沈文勤在电话里简要说明了情况——家里承包的采棉工结束后,三千百多人急需集体返乡,但卡在了火车票上,零散购票几乎不可能,统一协调困难重重,父母焦头烂额。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诚了求助的意图:“……听说周叔叔在市里工作,见识广,人脉也多,不知道……方不方便帮忙问问,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政策通道或者可行的办法?实在是没办法了,才冒昧打扰……”
周逸鸣听着,立刻意识到事情的紧迫性,他捂住话筒,快速向餐桌边的父母解释了沈文勤遇到的难题。
一直沉默用餐、气质沉稳的周父听完,沉吟片刻,竟然站起身,走了过来,从儿子手中接过了电话。这个举动让周逸鸣和周母都感到有些惊讶。
“喂,小沈同学吗?我是周逸鸣的父亲。”周父的声音沉稳有力,透过电话线传了过去。
沈文勤在那边显然也没料到会是周逸鸣的父亲亲自接电话,愣了一下,才赶紧礼貌回应:“周叔叔您好,我是沈文勤。打扰您了。”
“不打扰。你刚才说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几千名务工人员,为玛河的棉花产业辛苦了一个季度,现在回家成了难题。”周父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但他的问题却出乎沈文勤的意料,“小沈,我想听听你的想法。抛开你自家的困难不说,你觉得,解决好这批务工人员的返乡问题,你觉得这些事情于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让电话那头的沈文勤沉默了几秒,显然在快速思考。周逸鸣和周母都屏息听着,连原本在安静吃饭的周晓雯也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接着,沈文勤清晰而冷静的声音传了过来,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洞察力和务实态度:
“周叔叔,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解决一次运输困难。从现实来看,未来几年,北疆棉花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但本地劳动力会越来越紧张,棉花采收必然需要依赖大量内地季节工,这会形成一个持续且可能逐年扩大的季节性用工市场。 如果连最基本的‘安全送来、顺利送回’都保障不了,用工成本会急剧上升,甚至可能引发‘用工荒’,直接冲击棉花产业的根基。”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深入:
“再者,从玛河市更长远的转型来看。我听说市里一些国企效益不佳,未来恐怕很难再维持‘大而全’却效率低下的模式,很多职工需要转岗再就业。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培育新的、更有活力的产业链来吸纳劳动力,创造财富。 无论是棉花就地深加工,还是发展特色农产品、甚至是旅游业,都需要一个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而一个高效、讲信誉的劳务输入和后勤保障体系,正是这软环境里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能向外界表明,玛河市有能力组织和管理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这对于吸引外部资本、承接产业转移,是无声却极有分量的‘名片’。”
最后,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对长辈的尊重与理解:
“从周叔叔您个人推动工作的角度想, 如果能干净利落地解决好这类看似琐碎、实则关系全局的‘人’的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份扎实的、看得见的政绩。 它证明了您不仅关注宏观战略,更能解决微观层面的实际痛点。有了这样的成功案例,您在后续推动更大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争取上级支持和协调部门合作时,说话自然会更有底气,也更能赢得各方的信任。 这相当于为未来的改革,提前积累了一份宝贵的政治资本。”
这番条理清晰、站位颇高的分析,通过电话扬声器隐隐传出,让周家客厅陷入了一片寂静。周逸鸣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沈文勤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周母脸上的担忧也化为了惊讶。周晓雯更是张大了嘴巴,忘了咀嚼。
周父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露出了极为意外的神情,甚至带着一丝欣赏。他原本只是想试探一下这个少年的深浅,没想到对方给出的答案,不仅切中要害,甚至隐隐契合了他正在思考的一些关于地方经济发展与软环境建设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