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卧波波不动,暗香浮月月微明。
州衙后园小巧玲珑,草木华滋,水榭横卧波面,遥对山石,坐堂中,宛然若处夜月山水间。
小筑厅堂上,蜡烛高烧,张昊以茶代酒,对面夏世琛自斟自饮,桌上摆着碗碟,菜肴已残。
“考城县有黄河故道、白河、西沙河、沁河,癸卯年河堤大溃,百姓复业至今十余载。
睢州有巴河、睢水、惠民沟、黑洼、惠济河等,每岁泛涨,蓄洪湖如今渐被泥沙淤平。
归德南控江淮,北临黄河,秦晋十二道河流途经本地向东,诸水一旦泛滥,必遭水患。
本地河流与上下游河流互为掣肘,入夏必漫,还有下流东南河流不畅,本地同样受灾。
下官就任睢州,旱涝蝗灾屡见不鲜,上有势要豪强凌迫,下有百姓流离失所······”
夏世琛哽咽难言,仰头把酒水倒嘴里。
张昊投箸叹息。
“徐发科与本官言道,官府分派沿河州县百姓修堤疏河,或出人,或出银,河务官员将治河筑堤视为捞钱机会,非但不希望早日将堤坝修成,还千方百计怠工毁堤,有这回事么?”
夏世琛抹抹眼泪,点头道:
“河工征调连年,夫役日无暇休,民田荒者复垦,垦熟再荒,滨河而不敢引水,雨季一到即成汪洋,民心无以提振,贫者家无恒产,游手好闲者多如牛毛,河卒不治是本地一弊。”
“这些不是你玩忽职守的借口,既然滩涂能垦为熟地,说明袖手无赖是个别,睢州不缺人、也不缺良田,官府豪强沆瀣一气,谈何民心。
我见卫所屯兵大修沟洫,既能导水容水,也能把洪水分散到田间地头,此法大有可为,若是广收流民,岁久乃集,实为安境保民的良策。
防汛乃重中之重,州县即日成立河务局,衣食薪银不用你操心,招募河工,按我说的办法,分段包干,加固堤防、插柳养护,限期完工。”
张昊起身摆摆手,大步而去。
夏世琛愣怔一下,心底生出狂喜,急忙追上去相送。
回到治所,张昊枯坐许久,治河奏疏始终没写一个字,他觉得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我大明的黄患空前绝后,河道之紊乱,超过之前任何一个朝代,此时治河,必须与治运、治淮交织进行,这是一个逆天任务。
他见过后世黄河的滞洪库和防洪堤,仅大堤便高达10米,更别提那些防洪、防凌、减淤、灌溉、供水的水利水电大坝了。
没有后世科技,凭啥驯服黄河?想想他都绝望,然而中州地缘明摆着,水灾不断,就无法使其脱离集市贸易层面,向中转市场升级。
中州玩不转,凭啥开发秦巴、收复河套、挥师中亚?就像欧萌,嘴炮震天响,死活不敢和大毛磕,原因很简单,财主家里没余粮了。
“笃、笃······”
街上遥遥传来二更梆声,他搓搓脸,研墨执笔,给老蔡写信。
黄河之害,惟豫省为甚,中州之大政,首在河工,成化七年,朝廷设立河道总督,负责黄淮运治理,在济宁、开封和清江浦设分司及官员。
其实河务衙门形同虚设,河官不是兼职就是事急任命,河防巡养、物料储备等河务文官,乃地方官兼任,河标营武官主职是保证漕运通达。
所以想治黄,还是要和蔡巡抚唠嗑,他相信老东西会支持,毕竟治黄就能保民生,这是给对方刷政绩,再就是,他真滴不差钱儿。
中原自古便是全国政经核心,也始终是各路商帮竞相争夺的市场,国初至今,中州经济先后被徽晋商帮把持,本土商帮不成气候。
大宗商品流动,其背后的现金流无疑非常巨大,离不开金融支持,仅靠本地银柜绝无可能完成,钱庄就成为各大商帮的经营项目。
遗憾的是,钱柜、钱桌、钱庄、质库之类,它们不是票号,两者业务重点、组织形式、资本规模、风险控制和服务对象,区别很大。
比如钱庄,貌似有自己的庄票,来代替现金交易,可服务对象是内部和本地商人,票号核心业务是异地汇兑,服务于跨区域官商。
商业以长途贩运为基础,离开遍及全国的金融组织支持,不可能维持,金风细雨楼为了汇通天下,依靠镖局疯狂圈地,抢占市场。
分号遍及全国各地,既是票号特点,也是赖以生存的组织保障,而钱庄的资本高利贷性质,以及兼营货物,注定是票号的垫脚石。
各票号合组即银行,不过这是取死之道,金风细雨楼现今仅在大都会挂牌,州府仍插福威镖局的旗幌子,两者只是业务合作关系。
这个分号遍及两京十三省,隐控中州商业的强大金融网络,是他治黄的底气。
他心里其实还有愤怒,中州河患,实质与人为有关。
自永乐迁都后,黄河治理核心,始终在“保漕"这个政治前提下,一步步展开。
黄河中下游地势南高北低,导致屡屡北决,冲溃海右大运河,为保漕运命脉,朝廷逆天而行,无论谁治河,都是死守北岸,向南岸分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