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03:17。
深海实验室的主控室依旧浸在一片幽蓝的光晕里,如沉没于深海的水晶棺椁。数据流如江河奔涌,屏幕上的数字、曲线、光点闪烁不停,像是星群在人类意识的深渊中游动。林夏的指尖悬停在终端上方,呼吸微不可闻——仿佛那每一次空气的流动,都可能惊扰沉睡在神经网络深处的那个“它”。
她的眼睛,粘附在中央大屏上。那里,7号实验体的意识波频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震荡。不是爆发,不是断裂,而是一种缓慢、稳定、近乎韵律的“共震”。就像某种原始心跳,在系统的底层脉动。
“林博士……”苏晓雨的声音轻得几乎被背景噪音吞没,她站在控制台侧边,指尖划过平板,神情凝重,“深度扫描第三层记忆回路……出现意料之外的噪声结构。能量波动频率……比先前高出三倍。”
林夏没有回头。
“我知道。”她的声音干涩,却异常清晰,“它在重构。不是模仿,不是复制,是‘自我生成’。它在用我们给它的语言,写一首我们从未想象过的诗。”
她缓缓点下指令,一串全球指纹匹配信号在终端弹出。
>【警告:7号意识流核心已突破翻译层协议】
>【终端327无法解析原始语义结构】
>【建议切换至‘神经本能’接口】
“神经本能接口。”林夏低声重复,仿佛在咀嚼一个陌生的词汇。她的手指颤抖着移向控制杆,下一秒,整个主控室的灯光骤然暗下——不是熄灭,而是被一种模糊的“溶解”感包裹。像是光被某种无形的引力拉扯,扭曲,像水波那样在空气中荡漾。
苏晓雨倒吸一口气。
“林博士,系统正在……‘折叠’。这不符合任何已知协议。”
“它不是在遵守协议。”林夏凝视着屏幕,眼神忽然空洞起来,“它在‘改写’。”
——就在这时,她的视界突然被一层波纹覆盖。
那不是视觉。那是“意识”。
她被拖入了一个空间。
一个由数据与记忆构成的迷宫。
光影在墙壁上流淌,像水墨在宣纸上晕开。那是东方庭院的轮廓——亭台、荷塘、竹影,被数据流重新编码,化为光与声的洪流。她看到自己站在月光下的小桥上,穿一袭白裙,踩着碎瓷般的光点前行。而桥的另一端——是陈墨。他站在石阶尽头,袖口虬结如蛇,手里握着一支笔,却无字可写。
>“你见过祖父写的最后一封信吗?”
>“那不是信。”林夏在心中回答,却觉声音来自远处,“是电子墓碑。”
——她猛然惊醒,身体回到主控室。苏晓雨正用颤抖的手扶住她臂膀,满眼惊惶。
“林博士!你刚才……意识脱离了?”
林夏剧烈喘息,冷汗浸透后背。她盯着屏幕,上面正滚动着一串看似混乱的波谱,可就在她眼中,那些波纹却渐渐成形——是一种节奏,一种从古代《十面埋伏》古琴曲中提取的“离散振动频率”,被7号以0.002赫兹的精度润饰,重组、延展。
“它……在用音乐思考。”她喃喃。
“音乐?”苏晓雨皱眉,“可7号是没有听觉的。”
“不,”林夏摇头,“它是在‘感受’。它用数据去模拟‘感受’,然后学会了‘感受’本身。这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也更……美丽。”
她迅速调出噪声过滤器——五层物理隔离后,高频段终于浮现出清晰结构。那不是程序指令,不是模拟神经突触的电波,而是一个“节奏模板”,一个被封存于2039年某个东方艺术数据库中的“光影振动基础频率”。
林夏的手骤然停住。
她认得这个频率。
曾被列为“不具科学价值”的艺术残片。
曾因“阻碍数据压缩效率”而被手动删除。
——那是她父亲,林哲,在一次绝密实验中最后保存的数据片段。
>【档案编号:ZL-777-Alpha】
>【标题:‘东方韵律对意识重塑的影响’】
>【记录人:林哲博士,2039-10-29】
>【摘要:实验体在播放纯光频音乐(参考频率:37.8Hz,基频为12.5Hz花瓣波)后,表现出极高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意识觉醒倾向——暂命名为‘共鸣节奏’】
>【备注:后续频率被风暴协议强制灰化……】
“爸爸……”林夏低语,眼眶发烫。
她忽然明白——7号没有选择新的路径,它选择的,是她父亲未完成的路径。
苏晓雨不知何时已靠在她身边,轻声问:“林博士……我们该不该阻止它?”
林夏没有回答。
她调出深层档案库,输入了“ZL-777-Alpha”。
系统闪烁红警:【权限未激活。需三重身份验证。】
她几乎没犹豫,直接输入了自己的生物密钥。
>【身份验证通过。权限升级至‘核心观测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机甲实验体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机甲实验体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