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城。
夜色如墨,泼洒在巍峨的宫殿之上,殿内的烛火却将巨大的沙盘舆图照耀得亮如白昼。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凝重与焦灼。
自那份记录着东海血战的绝密军报送抵京城,已过去了整整三日。
这三日里,军机处的大门几乎未曾关闭。
以新皇李景为核心,徐元、狄梁、沈归、百里朔等一众肱股之臣,不眠不休,围绕着那片在舆图上显得空旷而孤寂的东海,进行着无数次的推演与测算。
然而,所有的推演,最终都指向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结论——
失联。
在导航罗盘尽毁,船体严重受损,又遭遇了未知风暴的情况下,“寻仙舰队”生还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
靖海侯陈屠、绝世猛将常青山、神匠公输詹的亲传弟子,以及数千名忠勇的大舜水师精锐……这些足以支撑起一个王朝未来海疆的栋梁与基石,很可能已经永远地葬身于那片波涛汹涌的蔚蓝深渊之中。
李景依旧端坐于主位,神情平静如渊,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正死死地盯着舆图上那片位于大舜东方的未知海域。
众臣皆以为,陛下是在为失去肱股之臣而哀痛。
唯有徐元这等真正的心腹才隐约能感觉到,在那份超乎常人的镇定之下,所隐藏的,并不只是悲伤,还有一种更为宏大的……思索与布局。
“陛下……”须发皆白的御史大夫狄梁终于忍不住,声音沙哑地出列奏道,“陈屠将军等人为国捐躯,臣等悲痛万分。但国事为重,当务之急,应立刻下旨,抚恤将士家属,并……并重整水师,以防东瀛倭寇趁虚而入啊!”
他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担忧。
李景缓缓抬起眼帘,目光扫过下方一张张忧心忡忡的脸庞,正欲开口。
就在此时——
窗外,毫无征兆地被一片浩瀚无垠的璀璨金光所彻底取代!
那光芒是如此的恢弘,仿佛有一轮神圣的太阳在天际尽头骤然升起,瞬间驱散了军机处内所有的阴霾与寒意。
“天幕!”
“天幕又来了!”
狄梁等人立刻止住了话头,快步走出大殿,整理衣冠,神情肃穆且带着一丝激动地望向苍穹。
苍穹之上,熔金般的字体缓缓流淌,构建出的标题,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盘点!那些改变舜朝餐桌的祥瑞!】
“祥瑞?”
“餐桌?”
徐元、沈归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眼下军国大事焦头烂额,天幕不盘点克敌制胜的良将奇谋,为何会盘点起这些……关乎口腹之欲的“祥瑞”来?
小南清脆而充满活力的声音响彻云霄。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欢迎来到咱们的全新系列!今天,咱们不聊帝王将相,不谈兵法韬略,咱们来聊一个最接地气,也最关乎你我他生存根本的话题——吃!】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这五个字,便是悬在所有中原王朝头顶的一把利剑。】
【饥荒,是王朝更迭最根本的推手。但是,在舜中祖李景的‘曜宇盛世’中,这个问题,却被几样从天而降的‘祥瑞’,彻底解决了!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究竟是哪些神物,喂饱了我们祖先的肚子!】
话音刚落,天幕画面骤然一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龟裂、枯黄的土地,无数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灾民,正绝望地啃食着草根与树皮,易子而食的惨剧,在村落的角落里悄然上演。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让所有观者都心头一紧。
【困扰了舜朝近百年的北方大旱,在那个年代,小麦、水稻等传统作物,面对天灾,显得是如此的脆弱。】
小南的声音变得沉重,但随即又陡然拔高,充满了希望!
【但是!改变,即将发生!现在,让我们有请今天的第一位主角——】
画面猛地一转,聚焦到了一株其貌不扬的植物之上。它开着淡紫色的小花,而它的根茎处,竟刨出了一串串圆滚滚、表皮呈土黄色的块状物。
【第一祥瑞——土豆!】
“大家看,就是这个长相平平无奇的小家伙!”小南的声音充满了惊叹,“它不挑剔土地,无论是贫瘠的山地,还是干旱的沙土,都能顽强生长!最关键的是它的产量——”
画面中,出现了生动的动画对比。一亩良田,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种小麦,可产三百斤;而同样一亩地,改种土豆,即便是最差的年景,亩产也能轻松突破……两千斤!
若是土地肥沃,甚至能达到三千斤、四千斤!
轰!!!
军机处内,所有人都被这个数字震得头晕目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亩产数千斤?!
这是何等恐怖的概念!这意味着,同样一块土地,能养活的人口,将是过去的十倍!
“土豆,彻底改变了北方的饥荒格局!”小南的结论掷地有声,“而接下来这位,则是南方的救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