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天赐良机的水攻之策,转而执行一个谁也看不懂的全新布局,这在常人看来,无异于自断臂膀,孤注一掷。
“陛下……”有着“鬼才谋主”之称的徐元,此刻眉头也紧紧锁起,他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深深的疑虑。
“臣并非质疑陛下的决断,只是……刘莽身边的谋士既然能看穿水攻之计,必然智计过人。我们此刻放弃经营已久的‘黑泥洼’优势,转而与敌军正面安营,岂不是正中其下怀?若他以‘天火’强攻,我军恐将陷入被动。”
百里朔也拄着拐杖,跛行而出,他那双因久坐而愈发锐利的眸子凝视着沙盘,沉声道:“陛下,兵行诡道。我等虽不知刘莽的反制之法为何,但可以肯定,必然与那片沼泽有关。我军如今反其道而行之,虽跳出了敌人的预设陷阱,却也等同于将自己暴露在了旷野之上,与虎狼为邻,实非万全之策。”
这两位,已是当朝智谋的巅峰。连他们都看不透,殿内其余将领心中的困惑可想而知。
面对众人的不解,李景却没有丝毫的不耐。他缓缓走下御阶,来到巨大的沙盘前,深邃的目光扫过众人。
“朕问你们,两位智者对弈,最关键的是什么?”
众人皆是一愣,不知皇帝为何有此一问。
徐元沉思片刻,答道:“是算计,是预判。走在对手的前面,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说得好。”李景微微颔首,嘴角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但他预判了我会用水攻,我又预判了他会预判到我的水攻。这棋局,便陷入了死循环。无论朕是继续用水攻,还是放弃水攻,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他伸出手指,在沙盘上那片代表“黑泥洼”的区域缓缓划过。
“所以,朕要跳出这棋盘,掀了这棋桌!”
李景的声音陡然变得铿锵有力,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自信与霸气。
“他刘莽的谋士,能算到天时,能算到地利,甚至能算到朕可能会放弃原定的计划。但他绝对算不到,朕为他准备的,根本不是水,也不是火,而是——人心!”
李景转过身,对身旁的传令官下达了一道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命令。
“传朕旨意!命幽州城及附近所有矿场,不计代价,全力开采‘磷火石’,磨成粉末,三日之内,朕要看到足够铺满整个黑泥洼战场的粉末!”
“磷火石?!”
这个陌生的名词让在场所有人面面相觑。那是一种幽州附近山脉中常见的矿石,质地松软,入夜会发出微弱的绿光,还带着一股刺鼻的怪味,百姓们都视其为“鬼石”,避之不及,平日里根本无人问津。
陛下要这无用的“鬼石”粉末作甚?还要铺满整个战场?
没人能想明白,但君无戏言,更何况这位新皇登基以来,创造了太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尽管心中充满了疑云,但命令还是被一丝不苟地传达了下去。
一场声势浩大的采矿行动,在幽州城外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与此同时,辽东。
刘莽的中军大帐内,气氛与大舜朝堂的凝重截然不同,充满了志得意满的狂热。
“报——!主公!探子回报,李景大军已放弃在‘黑泥洼’挖掘渠道,转而在南面高地安营扎寨,似乎是察觉到了我军的意图,放弃了水攻之计!”
一名斥候单膝跪地,兴奋地禀报着最新的军情。
“哈哈哈哈哈哈!”
刘莽闻言,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他用仅剩的独臂狠狠一拍桌案,独目之中满是快意与狰狞。
“好!好一个李景!果然如先生所料,他看穿了第一层,却没能看穿第二层!他以为放弃了水攻,就能避开朕的杀招了吗?愚蠢!太愚蠢了!”
帅案之侧,那个始终笼罩在黑袍中的神秘谋士,闻言只是发出了一阵低沉沙哑的笑声,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主公,李景此人,心思缜密,远超常人。他能从天幕中百里朔的计策,联想到我们可能会反制,也在情理之中。”谋士的声音如同两块砂石在摩擦,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从容,“他选择放弃水攻,固守高地,看似稳妥,实则已是黔驴技穷。他将决战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我们。”
刘莽兴奋地站起身,走到沙盘前,独目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先生之意是……”
“将计就计,反客为主。”谋士伸出一根干枯的手指,点在沙盘上舜军的营寨位置,“他既然将战场选在了开阔地,那便是对我‘天火’大军最大的轻视!传令下去,全军开拔,目标幽州!我要让李景亲眼看着,他的大军,是如何在‘天火’的齐射之下,化为飞灰的!”
“还有,”谋士的声音变得愈发阴冷,“通知左明宗,让他将最新赶制出的三百颗‘水火龙珠’,秘密运至前线。李景不是喜欢那片沼泽地吗?那我们就把那里,变成一座会喷发的火山,作为送给他这位新皇的……登基大礼!”
“遵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