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的一句话如同一颗投入沸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内心。
这……这怎么可能?!
战争,自古以来便是钢铁与血肉的碰撞,是粮草与国力的比拼。
后津铁骑与刘莽叛军,合计数万之众,已成心腹大患,不动用一兵一卒,就要让其自乱阵脚?这听起来已经不是奇谋,而是近乎于天方夜谭!
舜仁宗李晟的身子猛地前倾,死死地盯着李景,他沙哑着嗓子,急切地追问:“景儿有何妙计?说与朕听听!”
满朝文武也都屏住了呼吸,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在了这个年少的晋王身上,他们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试图猜测这计策究竟是什么。
离间计?策反?
可刘莽与后津乃是狼狈为奸,利益捆绑之深,岂是三言两语能够动摇?
难道……难道晋王殿下懂什么呼风唤雨的仙法不成?这个念头在一些人的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又被他们自己掐灭,那毕竟太过虚无缥缈。
然而,面对皇帝的催问和百官的注视,李景却并未立刻揭晓谜底,他只是微微躬身,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此计……暂不可泄露。”
“嗯?”李晟一愣。
“并非孙儿故弄玄虚。”
李景解释道,“此计能否功成,关键在于一个‘奇’字,需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朝堂之上人多口杂,一旦计策泄露,让莽贼有了防备,便再无用处了。”
就在此时,一个沉厚的声音打破了这片期待。
“晋王殿下,恕末将直言!”
众人回头,只见将军魏泽从武将班列中走出。
魏将军年过花甲,须发皆白,他先是对着李晟一抱拳,而后转向李景,眼神锐利如鹰。
“殿下‘坚壁清野,内固外伐’之策,乃是堂堂正正的王道之兵法,老臣心悦诚服,但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眼下国难当头,军情如火,我等将帅,还是当立足刀戟之上,而非寄望于奇谋。”
这一番话,代表了朝中务实派将领的心声,他们敬佩李景的智慧,但骨子里更相信实打实的战斗。
“魏将军所言甚是。”
一名御史也站了出来,附和道,“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晋王殿下智谋超群,但未曾亲历战阵,还请莫要行险,我等当以稳妥为上,步步为营,方是万全之策!”
一时间,朝堂之上分成了两派,一派对李景的奇策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另一派则认为应当脚踏实地,不可好高骛远。
李景看着魏将军等人,并未因他们的质疑而有丝毫恼怒。
他理解这些老将的心情,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与荣耀都押在了这个国家上,任何一点风险,在他们看来都是不可接受的。
他正欲开口,解释自己的计策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有着一定的依据之时——
嗡——!!!
一道所有人都无比熟悉的奇异鸣声,毫无征兆地响起!
“天……天幕!”
“天幕又出现了!”
靠近殿外的臣子发出惊呼,瞬间将所有的争论都压了下去。
满朝君臣,包括李晟在内,全都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那片金色光幕。
每一次天幕的出现,都意味着一段历史进程即将被揭示。
而这一次,它又会带来什么?是更多的灾难预警,还是……破解眼前危局的答案?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UP主小南!】
【上一期,咱们讲到了舜中祖李景占据延州府后率先举起起义旗帜,一时间,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而伪帝刘莽坐镇京城,却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一时间,各方相安无事。】
【在盘点李景那波澜壮阔的复国之路前,让我们先盘点一下,那些在未来辅佐他扫平四海,再造乾坤的绝世猛将与不世名臣!】
开国名臣猛将?!
这……这是何等的气魄!
众人甚至能想象到,在未来的某一天,几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簇拥着那位名为李景的中兴之主,建立起不朽功勋的画面!
魏将军等一众武将,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身为军人,谁不渴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他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双目灼灼地盯着天幕,既是期待,又是忐忑,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是否能有幸位列其中。
而李晟和太子李康,则是心下一喜!
值此国难,若是能有幸再得一位臣子,那么战争便多了一个胜利的砝码!
只见天幕上渐渐显出字迹。。
【NO.1——裂阵虎贲,常青山!】
“常青山?”
“裂阵虎贲?”
殿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努力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却一无所获。
军方的高层将领们,更是眉头紧锁,他们可以对大舜军中所有叫得上名号的悍将如数家珍,却从未听过“常青山”这号人物。
难道是一位尚未发迹的民间豪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