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可能!”
兵部侍郎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他踉跄着上前几步,一把揪住那名报信羽林卫的衣领。
“山海关,那是我大舜的第一关!有宁远总兵吴千仁亲率十万边军镇守,更有红衣大炮三百门,固若金汤!怎么可能会被攻破?你定是谎报军情!”
他的声音凄厉,与其说是在质问,不如说是在自我安慰,在祈求这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
那名羽林卫早已被吓破了胆,带着哭腔哀嚎。
“侍郎大人,小的不敢啊!军报乃是宁远总兵吴大帅的亲笔血书,拼死送出关的!后津蛮子,他……他们有内应!山海关的东罗城门,是被人从内部打开的!”
“内应?!”
这两个字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是谁?!究竟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做这开门揖盗的贼子?!”一名御史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这卫兵怒斥。
羽林卫颤抖着,说出了那个让他们感到无比陌生的称谓:“领……领头的是一个白袍大将,只听得后津人叫他为‘白蛇’,是他里应外合,一夜之间便夺了关隘,吴大帅......已经战死殉国了!”
白袍大将?白蛇?
“完了……”有臣子一屁股瘫坐在地,面如土色。
“山海关一破,京畿门户大开,从山海关到西京城,一路皆是平原,再无天险可守,后津铁骑三日之内,便可饮马渭水,兵临城下!”
“快!快传令天下兵马,立刻入京勤王!”
“来不及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这白袍大将究竟是何方妖孽,为何从未听闻后津有这样一号人物?”
“管他是谁!眼……眼下该当如何是好啊!”
咆哮声、议论声混作一团,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砸懵了,方寸大乱。
仁宗李晟的身形剧烈地晃动了一下,若不是身旁的太监眼疾手快地扶住,他几乎要再次晕厥过去。
刚刚还沉浸在提前布局,再造大舜的雄心壮志之中,转眼间,现实却再次给了他残酷的一击。
未来的中兴之主就在眼前,可大舜,似乎已经没有未来了!
他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帝王的威仪在亡国的阴影下,显得如此脆弱不堪!
太子李康快步跑了过来,他强自镇定,想要说些什么来安抚群臣,可话到嘴边,却发现自己的声音也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在这片恐慌之中,一个清冷而沉稳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陛下,不必惊慌。”
众人愕然循声望去,只见晋王李景,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平静的少年,缓缓站起身来。
他的脸上没有恐惧,那双眼眸里,反而闪烁着锐利光芒。
他朝着李晟微微躬身后,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
“后津这么多年,并没听说过什么白袍大将,那领兵破关之人,估计也不是什么神秘高人。”
舜仁宗李晟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切地问道:“景儿,你……你知道他是谁?”
李景抬起头,目光扫过一张张惊疑不定的脸,一字一顿地吐出了那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
“他,就是刚刚从杭州出逃的国贼——刘莽!”
“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晋王殿下,这……这怎么可能?”兵部尚书第一个提出质疑。
“天幕曾言莽贼日后入朝,也不过一介文官,虽有些阴谋诡计,但何曾有过领兵之能?更遑论是与后津勾结,攻破山海关这等天大的事情?”
“是啊!天幕虽说他日后会割让辽东,可那是他篡位之后的事!如今他如丧家之犬,后津人凭什么信他,还叫他什么‘白蛇’?”
“这推断,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
面对群臣的质疑,李景神色不变。
“诸位请想,“其一,刘莽此人性格如何?天幕中讲得清清楚楚,他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赌徒!如今他的阴谋被天幕提前戳破,在整个大舜国土已无立锥之地。”
“他会坐以待毙吗?不,他只会选择最疯狂、最极端的方式,放手一搏!引狼入室,搅乱我大舜天下,他才能从中浑水摸鱼!”
李景一边将撸起的袖子慢慢展开,一边条理清晰地分析。
“其二,咱们的抓捕方向,除了江南蜀地,便是东南沿海诸岛,实则咱们都想错了,莽贼必会反其道而行之,越过北境,前往后津地盘,一来逃命,二来后津本就和大舜有国仇,更适合刘莽借刀杀人。”
“其三,也是关键一点。”李景的目光变得深邃,“诸位都记得天幕说莽贼是文官起家,却忘了他未来在蜀地做到了总兵,若是没有领兵能力,只靠阴谋诡计是爬不上这个位置的!”
“至于后津人为何信他?很简单,因为他能给后津人带来他们最想要的东西——山海关!一座固若金汤的雄关,远比任何虚无缥缈的承诺都更具说服力!他必然是以献出关防图,并策反关内守将为条件,换取了后津人的信任与兵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