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寄存处】
【架空历史,介意勿入】
舜朝。
隆德十六年。
皇城西京的郊外,有着大片绿油油的肥沃农田。
天刚破晓,鲜嫩的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滴,一双沾满泥土的手,正轻柔地摆弄着田间的作物。
这双手的主人,是一个身着布衣的少年,名叫李景。
当今朝代,“李”姓乃是皇姓,一如其名,这少年正是皇族的宗室子弟,或者说曾经的宗室子弟。
因为种种原因,没了爵位不说,连田产也一并无了。
曾经的天潢贵胄,如今成了皇城脚下的佃农,租种着郑财主家的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皇室子弟当佃农,放哪朝哪代都是个稀罕事儿。
这桩奇闻,也成了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第一抹曦光从天际照耀过来,李景缓缓站起身来,揉了揉微酸的腰,他习惯性地向东望去,那里,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
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对劲。
作为一个经历了不知多少次轮回的修真者,李景的感知远超常人。
在他的视野里,“太阳”正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急速攀升,不过短短数息之间,便已高悬于天穹正中,仿佛时间被按下了快进键。
紧接着,这大光球开始收缩,光芒由橘红转为柔和的月白,形态也随之扭曲、拉伸,仿佛一块被无形巨手揉捏的橡皮泥。
最终,在天下所有生灵的注视下,它化作了一面巨大无比、光滑如镜的白色光幕,静静地悬浮于天地之间。
光幕边缘流转着七彩华光,神秘而威严,宛如神明之眼,俯瞰着尘世间渺小的众生。
李景的心,猛地“咯噔”一下。
这场景……这该死的熟悉感!
不正是他上一世在21世纪看过的那些天幕流小说里的经典开局嘛!
自从魂穿到了舜朝,李景化身为这位因不堪身份落差而自缢的同名少年,已过了一月有余。
这个世界灵气虽然比现代浓郁,但也远称不上修炼宝地。
他本以为,这又将是一次需要他潜心苦修、默默求道的漫长轮回。
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他早已习惯了依靠自身。
可眼前这横贯天际的“天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李景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带着一丝如释重负,更多的却是无奈。
他抬头凝望着那面巨大的光幕,眉头微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千万可别扯上关系,我只想安安静修个仙啊。”
……
皇城内。
熠熠生辉的御和殿中,紫檀木的蟠龙巨柱支撑起鎏金的穹顶,地面铺设的金砖光可鉴人,空气中弥漫着百年沉香与古籍墨香混合的独特气息。
早朝的臣子分列两侧。
御座之上,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正用指腹缓缓摩挲着座椅扶手上那颗温润的玉雕龙头。
他的两鬓已染风霜,眼神平静得如同一潭深水,不起丝毫波澜。
隆德帝李晟望着自己苍老的手背,心中思绪万千。
御极十二年,光阴荏苒。
犹记初登大宝那日,晨光透过金銮殿的二十四扇雕花窗棂,将他身上的团爪纹龙袍照得金光万丈。
司礼监太监高唱 “拜 ——” 时,他听见满朝文武的朝靴在金砖上叩出整齐的声响,山呼 “万岁” 的声浪几乎要掀起殿顶的琉璃瓦。
那时他握着玉笏的手心沁着汗,却在心底勾勒出波澜壮阔的盛景。
肃清吏治、轻徭薄赋,要让盘踞北境的后津余孽不敢南窥,要让史书里写下 “隆德之治” 的赫赫篇章。
然而,现实是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
河西走廊的蝗灾刚报上来,江南的漕运又因河堤崩塌中断;东宫太傅与兵部尚书为了边防军费争执数月,奏折上的朱批改了又改,终究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昨夜他挑灯观舆图,见北边防线被画满了猩红的箭头,恍惚间,想起多年前自己在文华殿上慷慨陈词 “强兵足食” 时,太傅赞许的目光。
“陛下,御史台又奏……”内侍总管小心翼翼的声音,将李晟从回忆中拉回。
李晟微微抬眼,阶下是吵作一团的大臣。
户部侍郎攥着账册弹劾工部贪污,左都御史扯着嗓子痛斥边将畏战,就连一向以沉稳着称的内阁首辅,也正与大理寺卿为了一项刑律修订的细枝末节争论不休。
庄重严肃的朝堂,此刻竟喧嚣得如同街边的菜市。
李晟没有动怒,只是心中涌起一股深沉的悲哀。
大舜这艘巨舟,外表依旧华丽,内里却已是千疮百孔,而他这个掌舵人,竟有些力不从心了。
“报——”
一个年轻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跪在阶前,声音因极度的恐惧与激动而颤抖:“陛......陛下,天现异象,一个巨幅光幕悬于天际之上!”
“光幕?”
李晟眉头一蹙,第一反应便是江湖术士的把戏,“又是何方妖人,在此装神弄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