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武装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结束后,鹰嘴崖阵地陷入短暂的平静,但这份平静下,是愈发浓烈的战争气息。熊武看着远方手指摩挲着望远镜的边缘,目光紧锁着开阔地尽头的树林——那里是塞尔维亚武装撤退的方向,对方绝不会就此罢休,下一次进攻,必然会动用更强劲的兵力与火力。
“参谋,通知各重火力班组,立刻转移机枪与迫击炮阵地。”熊武转过身,对着身旁的参谋下令,“机枪班将重机枪从原射击位撤下,转移至预先挖好的备用阵地,转移后做好隐蔽,用树枝与沙袋伪装,不准留下任何痕迹。迫击炮班同样转移,每个炮位只留下一名士兵观察,其余人员携带迫击炮转移至侧翼的反斜面阵地,避免被敌军火炮锁定。”
参谋立刻领命,通过传声筒与信号兵,将命令快速传递至各重火力班组。仆从军士兵接到命令后,动作迅速且有序——机枪班的士兵合力将重机枪从战壕内的射击台卸下,用防水油布包裹好枪身,两名士兵在前开路,两名士兵抬着机枪,弯腰快速朝着备用阵地移动;迫击炮班则更为谨慎,士兵们将迫击炮拆解,沿着战壕内的交通壕,朝着侧翼的反斜面阵地转移,全程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
“营长,重火力转移完毕,各备用阵地已做好隐蔽,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参谋汇报道,手中拿着最新的阵地部署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新的重火力位置。
熊武接过部署图,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很好。再通知各步兵班组,调整防御姿态,将敌军的警戒距离缩小至500米,500米以内再进行零星射击,500米以外保持绝对隐蔽。等敌军靠近到300米,再动用重火力打击,打一轮就立刻转移,绝不给敌军锁定火力点的机会。”
命令传达下去后,仆从军士兵立刻调整了防御位置。他们将战壕内的射击台重新布置,在沙袋上留出更小的观察缝隙,同时在战壕前方500米处,埋下了少量的警示地雷——这种地雷威力不大,主要作用是在敌军靠近时发出声响,提醒士兵做好战斗准备,而非造成大规模杀伤。侧翼的奥斯曼士兵也接到了通知,虽然他们依旧士气低落,但在军官的呵斥与对仆从军的畏惧下,还是勉强按照要求,缩小了警戒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的开阔地上。
下午3点,阳光渐渐西斜,鹰嘴崖阵地前方的开阔地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余晖。突然,侧翼阵地的观察哨传来急促的呼喊声,紧接着,两枚红色信号弹先后升空,比上午的信号弹更为急促,显然,这次来的塞尔维亚武装兵力,远超第一次。
熊武立刻拿起望远镜,只见开阔地尽头,密密麻麻的塞尔维亚士兵正朝着鹰嘴崖阵地推进,人数至少有1000人,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300人,依旧以散兵队形前进,负责试探阵地火力;第二梯队400人,手持步枪,队形更为密集,显然是主力进攻部队;第三梯队300人,身后跟着数门75毫米火炮,正缓慢向前移动,显然是负责火力支援的炮兵部队。
“终于来了,还带了火炮。”熊武眼神一凝,对着参谋说道,“通知迫击炮班,做好战斗准备,一旦敌军炮兵阵地架设完毕,就先给他们来一轮打击,打乱他们的火力支援节奏。各机枪班注意,等第一梯队敌军靠近300米,再听指令开火,每挺机枪射击3分钟后,立刻转移至下一个备用阵地,不准停留。”
参谋立刻通过传声筒与信号兵,将命令传递至各个作战班组。仆从军士兵接到命令后,纷纷蹲在战壕底部,通过射击台的缝隙,紧盯着不断靠近的塞尔维亚士兵。那些负责搬运重武器的士兵,也已做好准备,只要射击结束,便能立刻带着武器转移。
塞尔维亚武装的推进速度比上午快了不少,第一梯队的300名士兵,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朝着鹰嘴崖主阵地靠近,很快便突破了1000米的距离,朝着500米的警戒线逼近。他们显然吸取了上午的教训,想通过快速推进,缩短在开阔地上的暴露时间,尽快摸清阵地的火力配置。
“500米!”观察哨里的士兵高声喊道,声音通过传声筒传遍了整个主阵地。
熊武握紧拳头,沉声道:“步兵班组,零星射击,吸引敌军靠近!”
随着命令下达,主阵地的战壕里,零星的步枪声再次响起。仆从军士兵按照命令,瞄准第一梯队塞尔维亚士兵的腿部与脚部射击,既不会造成大规模杀伤,又能起到牵制作用,迫使敌军放慢推进速度。
塞尔维亚第一梯队士兵见状,立刻分散开来,朝着主阵地发起冲锋,同时朝着阵地方向猛烈射击。子弹如同雨点般落在战壕前方的沙袋上,“噗噗”声不绝于耳,溅起的尘土弥漫在阵地周围,让观察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但仆从军士兵依旧冷静,他们按照编号依次射击,每射击两发子弹,便更换一次射击位置,始终保持着分散的火力,让塞尔维亚士兵无法判断具体的射击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