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正月,长安城银装素裹。大将军府后园暖阁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窗棂外透入的凛冽寒意。王康难得卸下甲胄,只着一件玄色常服,斜倚在软榻上。长子王湛已十五岁,正襟危坐,执笔誊抄着《孙子兵法》;三子王汴与长女王清这对龙凤胎刚满十一岁,伏在案几上对弈,黑白棋子敲落枰间,清脆有声;次子王泽抱着刚满周岁的幼妹王汾,小心翼翼地逗弄。公孙离与吕雯两位妾室含笑坐在一旁,手中针线穿梭,缝制着孩童的新衣。融融暖意,熏得人昏昏欲睡。
唯有一人,眉宇间凝着化不开的愁绪。赵雨坐在靠窗的位置,手中虽也拿着针线,目光却频频飘向西北铅灰色的天空。针尖几次险些刺破指尖,她却浑然未觉。
“阿姊,”王康放下茶盏,声音温和,“可是惦念子龙了?”
赵雨指尖一颤,强笑道:“主公明鉴。子龙远征西域,算来已整一年又三月。万里黄沙,音讯断绝…妾身这心里,总是不踏实。”她声音渐低,带着难以掩饰的忧惧。西域,那是比凉州更遥不可及的绝域,传说中妖魔横行、沙暴噬人的地方。兄长再是勇武,能抵得过天地之威、人心之诡么?
暖阁内的欢声笑语静了一瞬。王泽懂事地将妹妹抱得更紧些,王湛也搁下笔,望向母亲。王康起身,走到赵雨身侧,宽厚的手掌轻轻按在她微凉的肩头:“子龙持重,仲达多谋。孤既敢遣他们西去,便有把握。安心,捷报…当在不远。”他话音未落,暖阁外便传来急促而沉稳的脚步声,伴着程昱特有的低沉嗓音:“主公,西域八百里加急军报!”
“快呈!”王康霍然转身,眼中精光暴涨。暖阁内所有人,连同懵懂的孩童,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赵雨更是猛地站起,手中针线滑落在地。
程昱大步踏入,风尘仆仆,眉宇间却带着罕见的振奋。他双手捧上一卷用火漆封缄、沾满尘沙的厚厚皮筒,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征西将军赵云、军师中郎将司马懿联名奏报!自建安八年八月出玉门,历时一载零四月,大小百余战,连破鄯善、车师前部、车师后部、焉耆、龟兹、姑墨、莎车、疏勒八国!斩首三万七千级,俘其王公贵族百余人!收编西域诸国降卒四万一千众!缴获黄金、玉石、骏马、骆驼无算!今西域南、北两道三十六国,慑我军威,多已遣使请降,愿臣服纳贡!司马军师已勒令其国,各遣质子入长安为质,约期今岁夏秋之际抵京!赵将军奏请主公,速遣干吏能臣,组建西域都护府,以固西陲万世之基!”
“好!好!好!”王康连赞三声,一把抓过皮筒,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迅速拆开火漆,展开里面详尽的军报舆图。墨迹勾勒的西域山川城郭之上,代表西北军的黑色箭头如利剑般贯穿南北两道,一个个被朱砂圈出的国名旁标注着破降字样。军报末尾,是赵云力透纸背的请命与司马懿缜密周详的治理方略。
暖阁内静得落针可闻,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赵雨早已泪流满面,却是喜极而泣,双手合十,喃喃道:“苍天庇佑…兄长无恙…兄长立下不世之功了!”王湛、王汴等孩子也小脸涨红,眼中满是崇敬。
王康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翻涌的激荡豪情,目光如电扫过程昱:“仲德,即刻传令!”
“诺!”程昱肃然躬身。
“其一:擢镇西将军王固,为西域都护府大都护,总揽西域诸军政!命其交接河西玉门、阳关防务,火速返长安述职!孤要亲授方略!”王康声音斩钉截铁。王固乃他陈留起家的族弟,忠诚勇毅,久镇西陲,通晓羌胡边情,更是敦煌血战的老将,由他坐镇西域,再合适不过。
“其二:河西防务,关乎西域命脉,不容有失!擢飞骑营校尉王栓为平西将军,接掌河西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诸军事!玉门、阳关两营镇军由其节制!务必给孤守稳这条丝路咽喉!”王栓亦是陈留王氏子弟,飞骑营以骑射精绝、机动力强着称,由其镇守河西走廊,足堪重任。
“其三:王栓既升迁,其原统飞骑营不可一日无主。着飞骑营军司马王宣,晋校尉,接掌飞骑营!”王宣乃王康族侄,年方二十六,在讲武堂与边郡磨砺多年,忠诚勇悍。
“其四:赵云、司马懿所收四万一千降卒,着王固抵西域后,即行汰弱留强,精选悍勇者三万人整编为镇军!分设六营,归西域都护府直辖!”王康略一沉吟,“兵曹需速拟营号及校尉人选报孤!记住,此六营校尉,当以年轻干练、通晓边务、有讲武堂履历者为先!”
程昱运笔如飞,口中复述无误。
“其五:剩余一万三千降卒,编为西域屯田军!着李孚为西域屯田军校尉,总领其事!”李孚乃赵郡寒士,建安六年冬由贾诩举荐入大将军府门下督,佐理番院处置归化文书,精于庶务,为人勤勉。“屯田军分驻车师前王庭、车师后王庭、渠犁、轮台、伊吾庐、柳中、龟兹、姑墨、莎车、焉耆、乌垒、精绝、且末、鄯善凡十三处要地,每处设屯田都尉一员,领一部千人,专司戍垦,稳固据点!粮种农具,由仓曹统筹,随王固大军西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