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年八月(公元202年9月)
长安城的暑气未消,大将军府白虎堂内却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清寒。巨大的雍凉舆图铺展在中央,王康手中那柄久历沙场的丈八马槊,此刻正代替朱笔,点在河西走廊极西处那片标注着“西域”的广袤空白上。槊尖寒芒流转,映着他沉静如渊的双眸。
“徐公明。”王康声音不高,却让堂中肃立的诸将精神一凛。
“末将在!”安西将军徐晃甲叶铿锵,踏前一步。这位以稳重刚毅着称的宿将,数年来如同磐石般扼守着潼关至武关的千里防线,将来自中原与荆襄的威胁牢牢挡在关外。
“卸去崤函、武关防务,即日回长安。”王康的槊尖从西域移开,稳稳点在长安位置,“中枢需一柱石,坐镇京畿,协理戎机。此任,非公明莫属。”
徐晃浓眉微动,虎目中掠过一丝意外,旋即化为沉毅:“末将领命!必不负主公所托!”他深深一揖,退入班列。潼关、武关,那是关中锁钥,主公将此重任卸下,必有更深远的棋局。
王康的目光转向舆图东侧那片雄关漫道:“潼关、崤函,东出之咽喉!王续!”
“末将在!”原胡骑营校尉王续应声出列,这位王康的族弟,自陈留起兵便追随左右,以忠诚勇毅着称,此刻甲胄在身,眉宇间已褪尽昔年青涩,尽是边塞风霜磨砺出的精悍。
“擢尔为建义将军,受都督府辖制,总揽潼关至崤函一线所有镇军防务!自今日起,汝便是关中门户的守门人!”王康声音斩钉截铁。
“末将王续,谢主公拔擢!人在关在!”王续单膝重重跪地,甲叶撞击金砖,发出铿然之声,热血在胸膛奔涌。潼关营(孙德)、函谷营(张横)、潼关骑营(姜叙)……这些威震关隘的营号,自此刻起皆归其麾下!
“武关、商县,南蔽荆襄之藩篱!王宪!”王康的槊尖南移。
“末将在!”突骑营校尉王宪昂然出列,同样是陈留王家村的族亲,眼神锐利如鹰。
“擢尔为昭义将军,受都督府辖制,总揽武关至商县一线镇军防务!给孤钉死秦岭东南通道,教刘表不敢北顾!”王康令下,掷地有声。
“末将王宪,领命!但有寸土失于南寇,末将提头来见!”王宪轰然拜倒,武关营(徐和)、商县营(李肃)、武关骑营(马休),这些扼守秦楚要冲的劲旅,将成其手中利刃。
王康微微颔首,目光如电,扫过阶下众将,最终落在那位银甲白袍、静立如松的身影上:“赵云!”
“末将在!”征南将军赵云持戟出列,声若龙吟。
“司马懿!”王康目光转向文臣班列。
“下官在!”新任幕府书记官司马懿持笏躬身,虽年轻,却已显沉稳气度。
“命赵云为主将,司马懿为参军!率精骑四营,战兵四营,辅兵一营,合计五万兵马!”王康的槊尖猛地指向舆图西陲那片空白,“出玉门,越流沙!目标——西域三十六国!孤要尔等,重建西域都护府!将大汉旌旗,重新插上葱岭!”
此令一出,堂中气息为之一窒!西征!这是继去年平凉州后,西北霸业刀锋再次向西极之地延伸!
“末将(下官)领命!”赵云与司马懿同时躬身,声音一个激越如金铁,一个沉静似深潭。
“西域诸国,城郭林立,实力参差。”王康的语调转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此去,以安抚为主,宣我威德,通商护路!然——”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寒冰炸裂,“若有冥顽不灵,胆敢阻我旌旗、伤我子民者,勿须迟疑!以雷霆之势,立诛首恶,灭其国,儆效尤!务使西极诸邦,知我西北天威不可犯!”
“谨遵主公钧命!顺者昌,逆者亡!”赵云眼中精光暴涨,一股凛冽的沙场之气勃然而发。司马懿则深深一揖,目光扫过舆图上星罗棋布的西域诸国名号,心中已在飞速推演。
“尔等所领突骑、胡骑二营,”王康看向赵云,“马艾!”
“末将在!”原虎卫营军司马马艾出列,这位槐里侯马腾的远亲,在典韦麾下习得陌刀战阵之威,勇力过人。
“擢尔为校尉,统领突骑营!”
“庞恭!”
“末将在!”安南将军庞德的族弟庞恭应声,亦是虎卫营磨砺出的悍将。
“擢尔为校尉,统领胡骑营!”
“谢主公!”马艾、庞恭轰然应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意味着赵云西征带走主力后,禁军骑兵序列中两支重要的轻骑力量,将由他们执掌!
“兵曹、仓曹、工曹、金曹!”王康目光转向文臣,“五日之内,西征大军所需兵甲、粮秣、器械、钱帛,务必齐备!赵伯然!”
“臣在!”兵曹掾赵俨持簿出列。
“自禁军序列,调越骑营(郭淮)、游骑营(赵桓)、蕃骑营(单经)、戎骑营(严纲),四营精骑,合两万之众!战兵调陷阵营(李敢)、中垒营(赵平)、靖武营(王猛)、义武营(张扬),四营锐卒,合两万之众!辅兵一营万人,由辅军将军吕岱择精锐充任!”王康军令如数家珍,对麾下兵马番号、主将、驻地了如指掌,“此九营兵员,限十日内于敦煌郡集结完毕!所缺员额,由镇西将军王固自凉州镇军中择优补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