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骑兵四营:骁骑营(高横)、游骑营(赵桓)、豹骑营(廖化)、骠骑营(胡遵)!计精骑两万!”
“辅兵两万,专司粮秣转运、营寨修筑、器械维护、伤员救护!”
“合计大军十万!自长安、扶风、武都三地粮仓支取足三月粮草军械!七日内,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大营集结完毕!兵锋直指陇西!”
“高顺!”王康的目光转向这位以治军严整、坚不可摧着称的心腹大将,“此战要诀,在于‘稳扎稳打,分进合击,破羌慑韩’!羌氐虽众,然乌合之众,利在速掠,弊在不和,久持必溃!韩遂奸猾,然其根基在襄武,欲保实力,必不敢倾巢与我死战!你为主帅,当持重如山,步步为营,先剪除羌氐羽翼,断其呼应,再以雷霆之势迫韩遂决战,或迫其龟缩!万勿因怒冒进,为敌所乘!”
“末将领命!”高顺抱拳躬身,声音沉稳如铁磐,无丝毫波澜。他接过代表统帅权威的虎符与节钺,目光锐利地扫过沙盘上那犬牙交错、代表着敌我态势的标记。六万身披崭新铁札重甲、手持丈六三棱破甲长矛的精锐步卒,分属十二个杀气腾腾的战兵营;四万一人双马、控弦待发的精骑,如同蓄势待发的猎鹰。这是一股足以摧山断岳的力量,但如何在这片陌生的山地中,将这股力量精准地砸在敌人的七寸上,需要的是超越勇武的智慧与定力。
“张合!”王康的目光转向这位以机变迅捷着称的骑将,“着你率本部游骑营,并骁骑营(高横)、豹骑营(廖化),合计精骑一万五千,为大军前驱先锋!自陈仓出散关(大散关),沿渭水西进,直扑首阳(今甘肃渭源)!首要目标,击溃或驱逐韩遂置于首阳山一线、由其婿阎行统领的八千前哨精骑,扫清陇关道障碍!同时,广布游骑,遮蔽战场,务必探明白马羌烧戈主力确切位置及韩遂襄武主力的动向!遇敌骑小股袭扰,可战则歼之,不可战则避之,务必保持先锋锐气与机动!”
“末将遵令!”张合眼中精光一闪,抱拳领命。一万五千精骑,这是足以撕裂任何防线的尖刀,也是风险最大的诱饵。阎行的西凉铁骑绝非易与之辈,首阳山地势险要,更有羌骑神出鬼没。
“张辽!”王康最后看向这位勇猛与智谋兼备的年轻帅才,“着你率本部精锐,并骠骑营(胡遵)、雄武营(王当),计步骑一万(骑五千,步五千),为右翼偏师!自武都郡羌道(今甘肃舟曲)秘密北上,穿西倾山东麓险峻山道,目标——参狼羌占据之临洮城(今甘肃岷县)!”他的手指狠狠点在临洮标记上,“此路最为艰险隐秘,亦最出其不意!务必以迅雷之势,夺回临洮,斩断参狼羌迷当伸入陇西腹地的爪子!若能擒杀俄何、烧戈,或重创参狼羌主力,则为大功!拿下临洮后,即刻构筑防线,隔绝参狼羌与白马羌、韩遂之联系,并伺机向狄道方向挤压烧戈活动空间!”
“末将必克临洮!”张辽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强烈的自信。穿越西倾山的险路,突袭重兵把守的临洮,这无疑是一场豪赌。但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一旦成功,整个西征的棋局将豁然开朗。
“法正!”王康看向年轻的谋士,“随中军行动,参赞戎机。高将军持重,你需以智补之。韩遂奸诈,羌氐反复,其间或有机可乘,分化瓦解,离间攻心之策,由你相机筹划!”
“末吏领命!必竭尽所能,助高将军荡平群丑!”法正肃然应道,年轻的脸上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确的齿轮,迅速咬合转动。整个长安城及周边驻军大营,瞬间被战争的机器所驱动。沉重的武库大门轰然洞开,堆积如山的铁甲、长矛、强弓劲弩、箭矢被辅兵们流水般搬出,装上牛车驮马。粮仓里金黄的粟麦被装袋封存,由征发的民夫车队运往陈仓。战马嘶鸣,铁甲铿锵,一营营深青色战旗的精锐步骑,在军官的喝令声中开出营垒,踏着滚滚烟尘,向着西方——那片烽烟将起的大地汇聚。
---
兴平二年六月十八(公元195年),陇西郡,首阳山道。
盛夏的烈日炙烤着黄土高原。蜿蜒在首阳山(今甘肃渭源县西)北麓的狭窄官道,如同一条被晒得发白的巨蟒,在荒芜的土丘沟壑间艰难穿行。两侧是风化严重的陡峭土崖,植被稀疏,只有耐旱的荆棘和蒿草在热风中蔫蔫地晃动。
张合率领的一万五千先锋精骑,如同一条深青色的铁流,正沿着这条燥热的通道向西挺进。游骑营的斥候如同最警觉的猎犬,以大队为中心,呈扇形远远撒了出去,在目力所及的黄土山塬上游弋警戒。骁骑营、豹骑营的主力则保持着相对紧凑的行军纵队,战马的铁蹄踏在干燥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而整齐的隆隆声,卷起漫天黄尘,经久不散。
张合本人策马行于中军,身披双层嵌铁皮甲,外罩深青色战袍,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两侧的地形。山道越来越窄,两侧的土崖越来越高,地形愈发险恶。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汗水的味道,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战场的不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