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五月初三(公元191年),太行山腹地。卧虎坳的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混杂着焦木的刺鼻味道在山谷中弥漫。王康立于残破的寨墙高处,目光扫过狼藉的战场与山谷中黑压压的俘虏人群。张燕虽坠深渊尸骨无存,黑山军的中枢亦被捣毁,然孙轻等余孽携数千死硬之徒遁入群山深处,如毒蛇潜藏,不除终为后患。
“除恶务尽!”王康的声音斩钉截铁,在山风中回荡,“高顺、徐晃!”
“末将在!”二将踏前一步,甲叶铿锵。
“着你二人各领本部战兵营(高顺陷阵营、徐晃靖武营),并吕岱辅兵营一万精锐,分进合击,逐洞搜山,逐林索敌!凡持械拒捕之匪,格杀勿论;其裹挟之良善,迁出安置!”
“赵云、张合!”
“末将在!”
“飞骑、游骑控扼井陉、滏口、飞狐诸陉口要道!设卡盘查,遮断贼寇流窜之路!但有烽烟,立时扑灭!”
“诺!”诸将领命,深青色的军阵如数股铁流,轰然涌入太行千山万壑。
---
五月初七,小石沟。
此地距卧虎坳西北五十余里,沟壑纵横,古木参天,藤蔓蔽日。高顺部前出斥候循着零星马蹄印与丢弃的破烂裹腿布,锁定了孙轻残部踪迹。其众约四千,裹挟着千余掳掠来的妇孺,龟缩于形似口袋的深沟之内,两侧皆是陡峭石壁,仅南面一狭窄谷口可入,易守难攻。
“困兽犹斗,更挟人质,强攻徒增伤亡。”高顺立于沟口外一处山崖,冷眼俯瞰下方隐约晃动的贼影与妇孺惊惶的身影,对身旁的李敢、赵桓道,“传令,各部占据沟口两侧高地,强弓劲弩封锁出路。辅兵伐木运石,垒断其北面缓坡退路。另,寻几个嗓门大的降卒来。”
不多时,几名襄垣俘获、已知家人得救的黑山降卒被带到阵前。高顺沉声道:“对着沟里喊话!孙轻已是穷途末路!放下兵器,交出掳掠百姓,降者免死!顽抗者,沟内便是葬身之地!州牧有令,只诛首恶,胁从不问!一个时辰为限!”降卒得令,扯开嗓子向沟内嘶喊,声浪在群山间反复回荡。
沟内顿时骚动起来。孙轻惊怒交加,厉声呵斥试图放下武器的部众,斩杀数人,更驱赶妇孺置于阵前以为肉盾,妄图死守待变。然绝望的气氛如瘟疫蔓延。一个时辰将尽,眼见沟口两侧崖顶强弓如林,寒光闪闪的箭镞对准下方,身后退路亦被滚木礌石封死,终于有贼兵鼓噪哗变,砍翻头目,护着部分妇孺向谷口涌来。
“放箭!射杀敢持械冲击者!护百姓者不杀!”高顺令旗挥落。
嗡!箭雨如蝗,精准地泼向那些仍持刀枪、试图裹挟百姓突围的顽匪。惨叫声中,数十悍匪倒地。更多贼兵彻底崩溃,丢下武器,高举双手,哭喊着“愿降”,护着妇孺跌跌撞撞冲出谷口,在朔方军冰冷的矛尖下跪倒一片。孙轻见大势已去,率数百死忠欲攀北面陡坡突围,正撞上徐晃部王祢的奋武营沿坡而下,迎面痛击。滚石檑木倾泻而下,强弩攒射,孙轻身中数箭,被王祢一矛钉死在岩壁之上。余匪非死即降。
此战,阵斩贼首孙轻及顽抗匪兵九百余级,俘获三千七百余口(含部分降卒),解救被掳妇孺一千二百余口。朔方军阵亡一百三十七人,伤三百余。
---
五月初十,老君洞。
徐晃部在飞狐陉西侧追踪到另一股较大残匪,约三千人,由张燕旧部“钻山豹”刘石统领。此股贼寇更为狡猾,依托一处溶洞群据守。洞口位于半山绝壁,仅容两三人并行,内里岔道纵横,深不可测。贼寇于洞口垒石为墙,布设窝弓药箭,险恶异常。
强攻伤亡必重。徐晃召来军器监随军匠户与工曹吏员。匠户观察地形后献计:“将军,此洞虽险,然必有通气孔窍。可寻其薄弱处,以猛火油灌入,烟熏火攻!”工曹吏亦道:“下官观其洞口石壁风化严重,可架设绞车,吊挂撞槌,撼其垒石根基!”
计议已定,辅兵营健卒攀岩而上,寻得两处隐蔽气孔。数十罐猛火油被倾灌而入,随即点燃浸透火油的麻絮投入。浓烈刺鼻的黑烟瞬间灌入洞中!同时,数架简易绞车在对面崖壁架设,粗大撞槌在绳索牵引下,如巨人之拳,狠狠砸向洞口垒石!
洞内哭喊呛咳之声大作,贼寇被浓烟烈火逼得无法存身。洞口垒石在一次次沉重撞击下崩裂坍塌。刘石等匪首妄图率众冲出,洞口狭窄,正撞上靖武营张横、李肃二部严阵以待的强弩阵!弩矢如雨,冲出的贼寇如割麦般倒下。洞内烟火愈炽,最终陷入死寂。徐晃令辅兵营披湿毡持盾,小心入洞清理,所获皆为焦尸与窒息而亡者。
此战,焚毙、击杀顽匪二千八百余,俘获因在外哨探或于支洞深处侥幸未死者四百余口,缴获藏于深处支洞的少量金银细软。朔方军仅伤亡数十,多为攀岩作业时失足及洞口接战时的轻伤。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