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东汉光和七年十二月廿八冀州巨鹿郡
凛冽的寒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在深青色的军旗上,发出沉闷的啪啪声。王康立马于黑风之上,猩红披风在朔风中扯得笔直,铁札重甲在惨淡的冬日下泛着暗灰色的冷光。他身后,奋武军近四万将士沿着冻硬的官道肃然北进,深青色的军服、深褐色的皮札甲与暗灰色的铁札甲汇成一片钢铁寒林,只有各营玄赤色的旌旗在风中翻卷,如同凝固的血。
“报——!”斥候飞驰而至,马蹄踏碎薄冰,“禀中郎将!距下曲阳城南三十里,皇甫将军中军大帐已立,传令各营主将即刻赴会!”
“知道了。”王康颔首,目光扫过身旁诸将,“高顺、于禁、王固、典韦、程昱、陈宫、张合,随本将先行!吕岱、王祢统军继进,按预定方位扎营!”命令简洁有力,在寒风中迅速传开。
---
中军寒帐议破坚城
皇甫嵩的行辕设在一处背风的高坡上,巨大的帅帐以厚毡覆盖,内里炭火烧得极旺,驱散着渗入骨髓的寒意。帐内济济一堂,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及奋武军主要将校肃立两侧,甲胄上凝结的冰霜在热气中缓缓融化,滴落在地毡上。
帅案之后,皇甫嵩白发萧然,玄甲未卸,目光如鹰隼扫过帐下。曹操依旧立于左下首,狭长的眸子精光闪烁;宗员魁梧的身躯如铁塔般矗立;刘备带着关、张侍立右侧;荀爽、孔融两位名士则坐于文士席,面沉似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央那座巨大的沙盘上——下曲阳城的轮廓被精细堆砌,周遭河流、丘陵、村落历历在目。
“广宗已克,张梁授首,妖氛稍靖。然贼酋张宝,犹据下曲阳负隅顽抗!”皇甫嵩声音沉肃,手指重重敲在沙盘下曲阳的位置,“据斥候及广宗俘供,张宝拥众号称二十万!多为裹挟之兖、冀流民,其核心战力‘地公力士’约五万,余者乌合。城防虽不及广宗坚固,然粮草颇丰,更兼张宝妖言惑众,蛊惑流民以血肉相抗!诸位,破城之策,议!”
曹操一步踏出,甲叶铿锵,声音清越如剑鸣:“将军!贼众虽多,尽皆惊弓之鸟!张角、张梁接连授首,伪嗣张宁遁逃无踪(注:皇甫嵩军报提及),张宝已成丧家之犬!其所谓二十万众,土鸡瓦狗耳!末将请为先锋,率本部精骑并北军锐士,挟广宗大胜之威,强弓硬弩压制城头,云梯冲车并举,昼夜猛攻!三日之内,必破此城!若迁延时日,恐流言再起,裹挟之民复为所用,反生肘腋之患!”他主张疾风烈火,速战速决。
荀爽捻须摇头,睿智的目光中带着悲悯:“孟德公勇锐可嘉。然强攻下曲阳,恐非上策。张宝自知穷途末路,必驱流民填壕挡箭,以血肉迟滞我军。二十万生灵涂炭,血流漂杵,有伤天和,亦损朝廷仁德之声。且贼困兽犹斗,我军仰攻坚城,伤亡必巨,恐折损破贼之锐气。”他转向沙盘,“不若效广宗之策,深沟高垒,断其外援,辅以流言攻心。待其粮尽援绝,内乱自生,破之易如反掌。”
刘备上前一步,抱拳躬身,沉稳的声音带着力量:“末将附议慈明公。张宝性情阴鸷多疑,驭下刻薄寡恩,远不如张梁凶悍,更不及张角之‘威望’。其裹挟之众,非为信仰,实为求活。今我军合围之势已成,若能外施重压,内播生路,言明朝廷‘只诛首恶,胁从罔治’之旨,其军心必乱。再遣精干,设法潜入城中联络不满者,或散布流言,令其自相疑惧。待其生变,精锐突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他再次强调了攻心为上。
帐内陷入短暂沉寂,只有炭火噼啪作响。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投向了王康。
皇甫嵩深邃的目光也转了过来:“承业,汝奋武军新锐,更兼有儁乂(张合)熟知地理。汝意如何?”
王康抱拳,声音沉凝:“末将以为,曹都尉欲求速胜,乃破贼之锐气;荀公、刘玄德欲行缓图,乃惜士卒黎庶之仁心。然下曲阳之局,与广宗大不相同!”他上前一步,手指沙盘下曲阳城周,“张合!”
“末将在!”侍立王康身后的张合应声出列,动作利落。他展开一幅自己连日绘制的精细城防图,铺于沙盘旁侧。
“下曲阳城小而坚,”王康点指图纸,“张宝自知力弱,将城外十里内树木砍伐殆尽,民居尽数拆毁,砖石木料悉数运入城中加固城防!更引滹沱河支流灌入护城河,虽值寒冬,河面结冰,然冰层下水流湍急,冰面脆弱,人马难行,云梯冲车更无法抵近!此乃其一。”
他手指城东、北方向:“其二,张宝将其裹挟之二十万众,尽数驱入城中及紧邻城垣之简易窝棚!人畜杂处,拥挤不堪。我军若强攻,箭矢礌石所及,先死伤者必是这数十万无辜流民!届时尸骸填塞街巷,我军寸步难行,反成贼军肉盾!纵能破城,亦必是玉石俱焚,血流成河之局!皇甫将军广宗筑京观,已震天下。若下曲阳再添数十万冤魂……”王康声音顿住,帐内温度骤降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