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四月廿五,豫州汝南郡,朗陵至北宜春官道。
蹄声如雷,烟尘蔽日!王续、王宪率领的五百骁骑铁骑,一人双马,如同一股贴地席卷的钢铁洪流,沿着荒僻的小径狂飙突进。深褐色的皮札甲与同样披着半身皮马铠的战马在暮春的阳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丈八骑矛斜指前方,三棱破甲锥矛头寒光凛冽。他们绕开了朗陵城下杜远贼军重兵布防的主要隘口,如同锋锐的匕首,直插刘辟围攻平舆主力的侧后。
“快!再快!”王续的吼声在疾风中破碎,“平舆就在前面!绕过前面山坳,就能看到城头烽烟了!”
轰隆隆!
前方山坳转弯处,突然杀声震天!数百名头裹黄巾的骑兵和千余步卒,在一面“杜”字大旗下涌出,堵死了去路!为首一将,身材魁梧,面如黑铁,手持一柄开山大斧,正是刘辟麾下渠帅“过天星”杜远!他奉刘辟之命在此设伏,专防官军斥候渗透。
“官狗骑兵!给我围起来!一个也别放跑!”杜远狞笑着,大斧一挥!
“哼!螳臂当车!”王宪眼神一冷,没有丝毫减速,“骁骑曲!换弓!三轮齐射!冲过去!”
嗡——!嗡——!嗡——!
疾驰中的骁骑铁骑纷纷摘下强弓,密集的箭雨瞬间覆盖了前方的贼军!惨叫声中,贼军阵型为之一乱!
“随我冲!”王续、王宪一马当先,丈八骑矛平端!五百铁骑如同烧红的铁钎,狠狠凿入混乱的敌阵!借助战马奔腾的恐怖动能,丈八骑矛轻易洞穿数人!骁骑们左手控马,右手挥舞横刀劈砍,所过之处人仰马翻!杜远没料到这支骑兵如此悍勇迅疾,仓促组织的防线瞬间被撕开一道血口!
“拦住他们!”杜远目眦欲裂,挥舞大斧亲自来挡王续!
铛!
火星四溅!王续的骑矛与杜远的大斧狠狠撞在一起!巨大的反震力让两人手臂皆是一麻!王续借势一带马缰,黑马灵巧地侧身避开杜远势大力沉的第二斧,手中横刀顺势一抹!
噗嗤!
刀锋划过杜远肋下,带出一蓬血雨!杜远痛吼一声,险些栽落马下!
“走!”王续毫不恋战,一声呼哨!骁骑曲如同旋风般从缺口冲出,毫不停留,将杜远的怒吼和乱作一团的贼军远远抛在身后!只留下遍地狼藉的尸体和惊惶的贼众。
---
>同一日,申时,平舆城西十里,无名高坡。
王续、王宪勒住战马,望着远方地平线上那座被无边黄潮围困的孤城,倒吸一口凉气。
平舆城,汝南郡治,此刻如同怒海中的礁石。数面残破的“汉”字旗和“汝南太守”旗在烟火中艰难挺立。城墙多处破损坍塌,尤其是西、南两面,烟火升腾,激烈的厮杀在城头反复拉锯。黄巾军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扛着简陋的云梯,嚎叫着向上攀爬,不断有人从高处坠落。守军的箭矢和擂石已显稀疏,抵抗明显衰弱。城外,连绵的贼军营寨一眼望不到边,刘辟那杆巨大的“刘”字大纛,赫然矗立在西门外的土山之上,俯瞰战场。
“好个刘辟!竟有如此声势!”王宪面色凝重。
“城危矣!”王续目光如电,“必须立刻联络城内!”
当夜,两名水性极佳、胆大心细的骁骑锐士,背负着王康的亲笔书信和奋武营的信物(一小块玄赤营旗角),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泅渡过环绕平舆的护城河支流,在守军放下绳索的接应下,艰难攀上摇摇欲坠的南城墙。
平舆郡守府内,烛火摇曳。太守赵谦(史载时任汝南太守)须发皆白,甲胄破损,肩头裹着渗血的绷带,形容枯槁,眼中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他看着手中那封带着水渍却字迹刚劲的信笺,以及那块小小的玄赤布角,枯瘦的手微微颤抖,老泪纵横:“奋武校尉王康…朝廷援军…终于来了!苍天有眼!平舆有救了!”他猛地抬头,对着满堂同样疲惫不堪却眼神亮起的郡吏、豪强首领嘶声道:“传令全城!朝廷援军,奋武校尉王康,率精兵五千,已破朗陵阻截,不日即至!令诸军死守待援!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四月廿七,午时,平舆城西三十里,北宜春郊野。
深青与深褐的钢铁洪流,终于在震天的烟尘中,出现在平舆守军望眼欲穿的地平线上!王康(王承业)身披铁札甲,手持丈八马槊,胯下黑风马神骏非凡,立马于中军大纛之下。高顺的左部千人、于禁的右部千人、王固的虎贲曲五百锐士、典韦的五十铁甲亲卫,列成森严的方阵,杀气盈野!旌旗猎猎,矛戟如林,一股百战精锐的磅礴气势,压得对面匆忙集结、阵型散乱的数万黄巾军为之窒息!
刘辟的中军大旗下,一个身材高大、面容粗豪、头裹黄巾的壮汉(刘辟)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杜远两万人马,竟连区区几日都未能挡住这支官军!更没想到对方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