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领命!”张砺眼中燃起火焰,“有了这三千斤粗铁和精铁,加上熟练匠人和新学徒,属下保证,一月之内,至少可打造出皮札甲一百副,横刀一百柄,三棱矛头一百五十枚!后续速度还能加快!”
“好!所需木杆(矛杆、弓胎)、皮绳等辅料,王祢全力配合调配!”
“高顺!”王康看向自己的练兵大家。
“末将在!”
“新编第五屯,及补充入各屯的新兵,乃我军未来根基!严苛操练,不得有丝毫懈怠!我要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融入战阵,形成战力!老兵带新兵,以战代练之法,可继续推行!”
“末将明白!”高顺抱拳,声音沉稳如山,“必不负司马所托!三月之内,第五屯可成军!各屯新卒,可堪一战!”
各项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营盘如同巨大的机器,在凯旋的兴奋后,迅速转入紧张的整备与提升节奏。匠作营区域炉火彻夜不熄,叮当打铁声、硝皮刮擦声不绝于耳。高顺的练兵场上,新老士卒混合编组,喊杀声震天。王祢则带着庞大的辎重营,清点物资,照料牲畜,修缮营房,忙得脚不沾地。程昱则如同一个无声的影子,在王康身边,默默观察、记录、思考,偶尔提出一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或建议。
七月初廿五,午时。
营盘沉浸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中。辕门守卫突然发出响亮的号角示警!一队打着陈留郡守府旗号的仪仗车马,在百余名郡兵护卫下,正沿着官道缓缓驶来!旌旗招展,鼓乐隐隐,声势不小!
“郡守使者至!”消息迅速传遍大营。
王康心中一动,立刻率程昱、高顺、典韦等核心将佐,肃立于辕门之外相迎。
使者是一位身着郡府高级佐吏袍服的中年文官,面白微须,气度雍容。他下得车来,看到营门森严、军容整肃的西别部,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陈留郡守府令!”使者展开帛书,声音洪亮,“查陈留郡西别部司马王康,忠勇可嘉,统兵有方!前番肃清郡西匪患,已显其能;今又跨境东阿,旬月荡平三寨巨寇,擒斩匪酋,廓清邻郡,功勋卓着!扬我陈留军威,安靖兖西黎庶!本守览东阿县令呈报及多方查证,深嘉其功!特擢升嘉奖如下:”
使者声音顿了顿,带着嘉许的目光看向王康:
“一、擢王康仍领陈留郡西别部司马,秩比六百石不变,然准其部扩编至一千二百人!许其自募精壮,充实行伍,专司陈留西境及协防邻郡之责!”
“二、赏赐:粟米八百石!草料六百石!精铁一千五百斤!上好柘木弓材二百份!”
“三、特拨军械:制式蹶张弩二百五十具!精锻弩矢五万支!”
“望尔砥砺忠勇,勤练劲旅,不负朝廷厚望,郡守期许!”
扩编至一千二百人!二百五十具蹶张弩!五万支弩矢!
饶是王康心性沉稳,听到这赏赐,也忍不住心头剧震,一股巨大的喜悦直冲顶门!扩编名额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稳固的根基!而那二百五十具蹶张弩,更是梦寐以求的远程大杀器!在这个时代,强弩是克制骑兵和密集冲锋的利器,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王康,谢郡守大人厚恩!必当竭忠尽智,练就强兵,保境安民,以报郡守信重!”王康强压激动,上前郑重接过令书和赏赐清单,声音洪亮而坚定。
使者满意地点点头,又勉励了几句,交割了第一批随行的赏赐物资(主要是易于运输的精铁、弓材和部分弩矢),便告辞离去。
当满载赏赐物资的大车(尤其是那些用油布严密包裹、散发着桐油和钢铁气息的蹶张弩)缓缓驶入大营时,整个西别部彻底沸腾了!
“一千二百人!咱们能招更多兄弟了!”
“蹶张弩!我的天!这么多!还有五万支箭!”
“郡守大人真是太大方了!”
“跟着司马,咱们西别部要成真正的大军了!”
士卒们围在道路两旁,看着那些珍贵的军械物资,兴奋得满脸通红,议论纷纷。尤其是那些弓弩手出身的士卒,看着那一捆捆乌沉沉的强弩,眼睛都在放光!连一向沉稳的高顺,看着那些制式蹶张弩,眼中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芒!有了这些利器,配合他的战阵,战力将提升何止一筹!
王康看着眼前喜气洋洋的营地,看着匠作营张砺带着学徒们如获至宝地检查、保养那些新到的蹶张弩,看着高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编练弩手,看着程昱眼中深藏的战略考量,胸中豪情激荡。
扩编令至,强弩入营!西别部这只雏鹰,终于获得了更广阔的翱翔空间和更锋利的爪牙!根基之地,已然成为孕育更强力量的沃土。乱世的风声似乎更近了,但这支在血火与荣耀中不断壮大的力量,已然做好了迎接更大风暴的准备!砺刃归巢,只为下一次,更加凌厉的搏击长空!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三国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