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虹对着堆易拉罐拍照:“你看这些易拉罐都擦得发亮,李奶奶说‘卖相好点,收废品的能多给两毛’,其实她是怕老周割着手。”
史芸蹲在地上,把老周的破手套往李奶奶缝的布套里塞:“这手套磨破了洞,李奶奶昨晚连夜补好了,还绣了个‘周’字。”
叶遇春举着个用易拉罐做的小花盆,里面插着野菊花:“老周给李奶奶做的,说‘废品站也能开花’,你看这花多精神。”
第九百五十五章:公交站的早晚班
早高峰的公交站挤满了人,赵师傅开的3路车刚靠站,后门就涌上来一群学生。“凤姐您慢点,”他从驾驶座探出头,“这学生娃赶上学,挤得很。”
苏海扶着个老奶奶上车,手里还攥着个热包子:“这是张大爷给王奶奶带的,说‘她总赶早班车去买菜,饿肚子不行’。”
魏安在投币箱旁贴新的线路图,上面用红笔标着“王奶奶常下的站”:“赵师傅特意让我们贴的,说王奶奶眼神不好,红笔显眼。”
邱长喜帮着疏导乘客,手里拿着个小喇叭:“张大爷每天都坐这班车,就为了陪王奶奶去菜市场,说‘人多,她一个人不安全’。”
韩虹举着相机,拍张大爷给王奶奶找座位的样子:“你看他自己站着,把马扎让给王奶奶,说‘我硬朗,站着没事’。”
史芸数着车上的扶手:“赵师傅特意在王奶奶常抓的扶手上包了布套,说‘冬天凉,包上暖和’,昨天还跟修车师傅学怎么修扶手,怕松动了。”
叶遇春指着车窗上的小贴纸,是朵向日葵:“这是张大爷贴的,说王奶奶喜欢花,堵车的时候看着也舒心。”
第九百五十六章:理发店的鬓角线
理发店的转灯在门口转得欢,托尼老师正给张叔剪头发,推子在鬓角处停了停:“张叔您这鬓角线还按老样子?”张叔笑着点头:“就按李阿姨喜欢的那样,别太短。”
苏海在给理发椅套新的布套,上面绣着小花:“这是李阿姨给张叔做的,说‘理发店的布套不干净,自己带的安心’。”
魏安往焗油膏里加了点精油:“李阿姨说张叔头皮敏感,加这个不刺激,特意托人买的进口货。”
邱长喜在整理发型杂志,指着其中一页:“张叔偷偷让我找的,说想烫个李阿姨喜欢的发型,下周他们结婚纪念日。”
韩虹对着镜子拍张叔的侧脸:“鬓角线剪得真齐,托尼老师说‘张叔每次来都念叨李阿姨,剪个头发能说八遍’。”
史芸端来杯菊花茶:“李阿姨泡的,说张叔焗油坐得久,喝点茶润喉。”
叶遇春拿着把新梳子,齿缝里还缠着根白头发:“这是李阿姨给张叔梳下来的,说‘留着做纪念’,您看她细心的。”
第九百五十七章:幼儿园门口的接送战
幼儿园的铁门刚打开,一群小娃娃就扑了出来。周姐的孙子抱着她的腿喊“奶奶”,身后跟着个拎着书包的老爷子:“周姐,今天小宝画了画,说要给你看。”
苏海帮着接小宝的书包,里面鼓鼓囊囊的:“这是刘爷爷给小宝带的零食,说‘幼儿园的点心不够吃’,昨天特意去超市挑的无添加的。”
魏安蹲下来,给小宝擦鼻涕:“刘爷爷每天比周姐早到半小时,就为了占个树荫下的位置,说‘周姐怕晒’。”
邱长喜举着小宝的画,上面是两个牵手的老人:“小宝说这是周奶奶和刘爷爷,您看这画的,头发都白了还牵着走呢。”
韩虹拍周姐和刘爷爷并肩走的样子,夕阳把俩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刘爷爷手里的菜篮子,总往周姐那边偏,怕重着她。”
史芸帮着拿小宝的画具:“刘爷爷说他学了道新菜,今晚想请周姐去尝尝,特意买了周姐爱吃的糖醋排骨。”
叶遇春看着小宝蹦蹦跳跳跑在前面,突然笑了:“您看这俩老人,比孩子还不好意思,走一步等一步的。”
第九百五十八章:裁缝铺的针线脚
裁缝铺的缝纫机“哒哒”响,林师傅正给件旗袍锁边,银针在布面上跳着舞。“凤姐你看这针脚,”她举起旗袍,“张阿姨说要参加老年舞会,特意让我做件红色的,说‘要艳压群芳’。”
苏海拿着块真丝料进来:“这是李大爷托人从苏州带的,说‘张阿姨皮肤白,穿这颜色好看’,花了不少钱呢。”
魏安在旗袍领上缝珍珠:“李大爷说‘领口加点珍珠,显得贵气’,昨天陪林师傅挑了一下午,眼睛都挑花了。”
邱长喜量着旗袍的腰围:“张阿姨说李大爷总夸她年轻时穿旗袍好看,其实是他自己偷偷翻老照片看,记在心里呢。”
韩虹对着旗袍拍照:“这盘扣是李大爷学了三天才学会的,手上扎了好几个洞,非要自己缝,说‘有心意’。”
史芸把熨烫好的旗袍挂起来,灯光照在上面,红得像团火:“李大爷说舞会上要跟张阿姨跳第一支舞,正偷偷练呢,怕踩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