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李姐加班,他不光接了孩子,还带两个娃去公园放风筝,”韩虹补充,“小儿子尿了他一身,他乐呵呵地说‘童子尿,吉利’。”周女士没说话,默默在档案旁画了个笑脸。
后来给她介绍了位同样“慢热”的医生,约在图书馆见面,不说相亲,只说“一起找本关于婚姻心理学的书”。两人从“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聊起,慢慢说到各自的顾虑,临走时,男方说:“其实我也怕吵架,但我觉得,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解决,总比一个人硬扛强。”
周女士破天荒没拒绝下次见面,只说:“先当朋友处着吧。”叶遇春笑着说:“对付恐婚族,就得给足空间,让她自己慢慢挪步,急不得。”
第八百四十六章:再婚夫妻的“前任账单”
刘先生的前妻突然来电话,说想复婚——这是他和现任王女士准备领证时,最棘手的事。“她总说为了孩子,可孩子都上大学了,”刘先生皱着眉,“我跟王女士提了,她倒没生气,就是说‘你得把话说清楚,别留尾巴’。”
王女士是史芸的老同学,性子敞亮:“我不是怕他前妻,是怕他拎不清。真要为了孩子,不如坐下来好好谈抚养费、探视时间,藏着掖着才容易出问题。”
我提议约前妻一起见个面,地点选在茶馆。王女士特意带了盒自己做的饼干,笑着递给刘先生的前妻:“常听老刘说你烘焙做得好,我这手艺一般,你多指点。”
从下午聊到傍晚,没提“复婚”,只说孩子的近况,说各自的生活。刘先生的前妻最后说:“以前总觉得他欠我的,今天见了你们,倒觉得他现在挺好。”
送走前妻,王女士拍了拍刘先生的背:“解决了?以后可别再跟我藏心事。”刘先生红着眼圈点头,史芸在旁边记:“再婚不是要抹去过去,是要带着过去的经验,把现在的日子过明白。”
第八百四十七章:异地恋的“时差浪漫”
小张在深圳打工,小李在老家当幼师,两人隔着一千多公里。“他总说忙,视频时说不了三句话就挂,”小李委屈地说,“我妈说,异地恋没结果,让我算了。”
翻他们的聊天记录,小张的消息总带着“刚下班”“在开会”,小李的回复多是“注意身体”“别太累”,看似平淡,却藏着细节:小张记得小李怕黑,每天睡前都让她拍张灯亮着的照片;小李知道小张爱吃辣,每月寄两罐自制辣椒酱,附张纸条“少放些,别上火”。
我让他们试试“时差日记”:小张写凌晨三点的车间,小李记幼儿园的趣事,每天睡前交换。小张的日记里有“今天机器坏了,修到半夜,想起你说喜欢星星,抬头看了看,深圳的星星没老家亮”;小李的日记里有“今天带孩子们画全家福,我画了个戴安全帽的你,他们说‘这是李老师的超人’”。
后来小张调回了老家,带回来本厚厚的日记,扉页写着:“一千多公里,没挡住想念,以后再也不用算了。”邱长喜看着他们的日记笑:“异地恋熬的不是距离,是有没有勇气等,愿不愿意记。”
第八百四十八章:“月光族”的攒钱约定
小两口都是“月光族”,每次相亲都被嫌“不会过日子”。“我们不是乱花,是觉得年轻就该尽兴,”女孩理直气壮,男孩补充,“但也想攒点钱,万一以后想结婚呢。”
我让他们列“欲望清单”和“必要开支”,划掉“买新款手机”“网红店打卡”这类非必需项,留下“房租”“伙食费”“给父母的零花钱”。然后开了个联名账户,约定每人每月存工资的三分之一,谁超支就得请对方吃一周早餐。
第一个月,女孩忍不住买了支限量口红,被罚给男孩做了七天三明治;男孩跟朋友出去喝酒超了预算,乖乖承包了半个月的家务。第二个月,他们一起煮面条当晚餐,却笑着说“比下馆子踏实”。
“其实不是不让花钱,是花得明白,”女孩后来跟我说,“现在看到账户里的数字慢慢涨,比买支口红还开心。”男孩补充:“上次她生日,我用攒的钱给她买了条项链,她说这是‘我们一起攒出来的浪漫’。”
魏安在旁边算:“两个月存了八千,照这速度,年底就能付个小公寓的首付了。”韩虹笑着说:“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不是抠门,是为了两个人的将来,愿意暂时收敛些任性。”
第八百四十九章:黄昏恋的“面子”与“里子”
张大爷和刘阿姨都是丧偶,孩子们催着相亲,两人却总端着架子。张大爷嫌刘阿姨“跳广场舞太吵”,刘阿姨说张大爷“下棋时总悔棋,不地道”,见面三次都不欢而散。
史芸出主意:“别让孩子们跟着,你们自己约着去公园遛弯,就当认识个棋友、舞伴。”果然,没了晚辈盯着,张大爷下棋时主动让了刘阿姨两步,刘阿姨教张大爷跳广场舞,笑着说“你这胳膊得再抬高点,跟抬杠似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