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接纳对方的“不完美社交”
“他一跟陌生人说话就结巴,朋友聚会总躲在角落,我带他见同事都觉得丢人。”林女士的话里带着急,指尖把咖啡杯捏出了白痕。对面的张先生涨红了脸,攥着衣角反复说:“我不是故意的,就是……紧张。”
我让叶遇春调出他们的相处录像:张先生在公园喂流浪猫时,说话流畅又温柔;林女士加班晚了,他默默在公司楼下等两小时,递过来的热粥温度刚好。“他不是不会社交,是只在舒服的人面前放松,”我指着录像,“你同事怎么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你的好,够不够暖。”
韩虹翻出案例本:“王姐的先生以前见人就躲,现在王姐总跟人说‘他在家修东西特别厉害’,先生慢慢敢在朋友面前露手艺了。”史芸补充:“接纳不是逼他改,是帮他找‘能发光的角落’。”
我给他们布置了“小社交任务”:张先生陪林女士去花店,负责选花(他认得几十种玫瑰);林女士帮他打招呼,他只需要说“谢谢”。第一次尝试,张先生选花时眼里有光,林女士笑着跟店主说“他选的比我眼光好”,他偷偷抬眼看她,嘴角翘了翘。
邱长喜来送馒头,听了直乐:“我年轻时候见你婶娘家人,紧张得把茶杯都碰倒了,现在不也一起吃了三十年饭?人啊,逼是逼不出来的,得哄着来。”
后来林女士发来照片:张先生在社区手工展上教孩子做木勺,说话虽然慢,却没人笑他。配文写着:“原来他不是笨,是我没发现他的好地方。”
第七百五十二章:接纳“不浪漫的表达”
赵先生把“求婚”搞成了汇报工作:“我算了下,月薪存三千,五年能付首付,房产证写你名,你看……行不?”李女士哭了半宿,觉得“连句‘我爱你’都没有,太寒心了”。
我翻着赵先生的消费记录:李女士说过“冬天骑车冻膝盖”,他第二天就买了电动车挡风被;她随口提“想吃城南的糖糕”,他下班绕远路买,自己一口没吃。“他的浪漫藏在‘算清楚’里,”我把记录推过去,“怕你跟着他吃苦,才把日子算得明明白白。”
魏安的统计板上有组数据:“行动派浪漫”的夫妻,吵架率比“情话派”低22%。汪峰补充:“就像老座钟,滴答声不好听,但走得准,靠得住。”
我让他们玩“翻译游戏”:李女士说“我想要浪漫”,翻译过来是“想你说句软话”;赵先生说“首付够了就结婚”,翻译过来是“怕给不了你未来,不敢随便许承诺”。说开那天,赵先生红着眼说:“我嘴笨,但我会学。”李女士笑着捶他:“谁要你学,以后多给我买糖糕就行。”
叶遇春拍了张他们的合照:赵先生手里举着算账单,李女士在旁边画了个爱心,把“首付”两个字圈起来。配文写着:“他的浪漫,是把日子算进了未来里。”
第七百五十三章:接纳“原生家庭的印记”
“他总把他妈说的当圣旨,买个菜都要拍照片问‘妈,这菜新鲜不’,我感觉自己像外人。”陈女士的声音发颤,手里的纸巾揉成了团。周先生闷头说:“我妈一个人把我带大,我不能不听她的。”
我约周先生的母亲见面,老太太叹着气说:“我哪是想管,是怕他吃亏。小陈是个好姑娘,我其实……盼着他有自己的家。”原来周先生小时候总被欺负,他妈护着他成了习惯,他也习惯了“听妈的”才安全。
“原生家庭的印记不是疤,是他长大的脚印,”我跟陈女士说,“你不是要擦掉它,是陪他慢慢往前走,让他知道‘现在有我护着你’。”史芸拿来“边界练习表”:每周三是“小两口时间”,不聊双方父母;周先生跟他妈打电话时,主动说“小陈觉得这样好”。
第一次练习,周先生挂了电话,陈女士递给他杯温水:“其实你妈挺疼你的。”他愣了愣,说:“她刚才夸你做的红烧肉好吃。”
邱长喜蹲在门口修鞋,听了说:“我爸以前总骂我没出息,你婶就总跟我说‘我觉得你挺能干’,慢慢我就敢自己拿主意了。人啊,心里的坎,得有人帮着迈。”
后来陈女士说:“他现在会跟他妈说‘小陈累了,今天我们自己做饭’,我知道,他在学着为我们的家站出来。”
第七百五十四章:接纳“不同步的成长”
“我都考上中级职称了,他还在原地踏步,跟他没共同语言了。”高女士的话像冰锥,扎得对面的孙先生低下头。他攥着刚拿到的电工证,声音小得像蚊子:“我……我也在学,就是慢。”
我翻着他们的旧照片:高女士刚工作时总出错,孙先生每天帮她改报表到深夜;孙先生想学电工,高女士省吃俭用给他报了班。“你们不是不同步,是忘了‘他曾等过你’,”我指着照片,“成长不是赛跑,是有人跑得快了,等等后面的人;有人跑得慢,也在使劲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