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带着裂痕的重逢
我盯着桌上的两杯茶,蒸腾的热气里浮着两个名字:林致远、苏晚。五年前他们在爱之桥登记离婚,理由是“三观不合”;五年后,林致远的母亲拄着拐杖找到我,颤巍巍地说:“凤姐,他俩上周在菜市场撞见,晚晚还喊我‘妈’呢,您再帮帮他们吧。”
苏海调出旧档案:男方是建筑设计师,严谨到会用卷尺量沙发与茶几的距离;女方是花艺师,插花时总把玫瑰枝剪得长短不一。离婚协议里写着“无法忍受对方的混乱/刻板”。我摩挲着档案袋上的折痕,对团队说:“破镜重圆最难的不是‘圆’,是接受‘裂痕’。先让他们看见,裂痕里藏着没说出口的在意。”
韩虹捧着新做的“情感地图”进来:“我标了他们婚姻里的三个冰点——林先生嫌苏女士总把花泥蹭到地板上,苏女士怨林先生连纪念日晚餐都要提前列流程。但你看这里,”她点向地图角落,“离婚前三个月,林先生的设计图里,所有客厅都摆着苏女士最爱的向日葵。”
窗外的玉兰开得正盛,我突然有了主意:“先别劝复合,搞场‘旧物展’。”
第四百三十二章:旧物里的未凉心火
史芸把场地布置成小型展厅,墙上挂着他们的婚纱照,玻璃柜里摆着离婚时分割的物品:林致远的铜制量尺、苏晚的碎花围裙、两人争执时摔裂又粘好的马克杯。
林致远进来时,手指下意识摩挲量尺上的刻痕——那是苏晚当年恶作剧刻的小爱心。苏晚站在围裙前,围裙口袋里露出半截便签,是她写的“今晚炖了排骨汤”,字迹被水渍晕开,却能看清末尾画的笑脸。
“这杯子……”苏晚突然开口,声音发哑。那是他们第一次吵架时摔的,后来林致远偷偷用金缮补好,裂纹像条金色的河。“你还留着?”
林致远没看她,盯着婚纱照:“你把向日葵种满了阳台,不也留着我设计的花架吗?”(我提前让韩虹打听了,苏晚的花店门口,花架还是当年林致远焊的。)
史芸适时递上“旧物问答卡”:“请写下这件物品里,你现在看懂的事。”林致远在量尺那栏写:“她蹭花泥时,总不忘在我图纸旁摆杯温水。”苏晚在围裙下画了个卷尺,旁边注:“他列的流程里,永远留着‘陪我插花’的时间。”
离开时,苏晚的指尖扫过马克杯,林致远的手也伸了过去,在半空碰了下,像触电似的缩回。我对汪峰说:“看,火没灭透,只需要点风。”
第四百三十三章:反向推演的“假设局”
叶遇春设计了个新玩法:让两人分别写下“当年最不能忍的三件事”,再换成对方的视角,给每件事补一个“可能的理由”。
林致远写的“苏晚总在我画图时放摇滚乐”,苏晚补:“你总熬夜画图,我怕你睡着冻着,想让音乐叫醒你。”
苏晚写的“他连毛巾都要叠成豆腐块”,林致远补:“你总把湿毛巾扔沙发上,怕你着凉,才想着叠好放阳台。”
最扎心的是第三件。林致远写“她从不记得我们的纪念日”,其实苏晚每年那天都会去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公园,只是没说;苏晚写“他从不夸我的花”,但韩虹查到,林致远的朋友圈仅自己可见的相册里,存着苏晚每次插花的照片,配文都是“今天的作品比昨天更动人”。
“你们看,”我把双方补的理由贴在白板上,“当年的‘刺’,其实是没说出口的‘糖’。但光靠猜不行,得教他们‘反向表达’——把‘你能不能别这样’,换成‘我其实在担心……’”
邱长喜扮演林致远演练时,把“你能不能别乱塞花”说成“你把玫瑰插在我笔筒里,我画图时总怕碰掉,其实挺喜欢的”,苏晚的眼圈一下就红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第三方视角的“清醒剂”
我们请了两位特殊嘉宾:林致远的助理和苏晚的花店学徒。助理说:“林工每次改图,都会问‘这样的花架,苏姐会喜欢吗’;学徒插了句:“苏姐总说‘这束向日葵要按林哥喜欢的疏密扎’。”
魏安播放了段视频,是我们跟拍的:林致远路过苏晚的花店,对着橱窗里的向日葵看了十分钟,伸手拂掉花瓣上的灰;苏晚去建材市场,在林致远常去的那家店,盯着一款防滑地板看了很久,说“他总在画室待着,地板滑了不行”。
“你们总说‘三观不合’,”我指着视频,“但你们的眼睛,比嘴巴诚实多了。三观像拼图,不是要一模一样,是能拼在一起。林先生的严谨里,藏着对生活的认真;苏女士的随性里,藏着对生活的热爱,这拼起来才是完整的日子。”
林致远突然问苏晚:“下周我有个项目要做户外花园设计,你……愿意来当花艺指导吗?”苏晚低头捻着衣角,声音轻得像花瓣:“我带最新鲜的向日葵来。”
第四百三十五章:冲突预演的“缓冲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