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的练习更难些——给父亲写一封信。她写了撕,撕了写,第五稿才定稿。我偷偷看了一眼,末尾写着:“我以前总怪你没来我的生日会,现在知道你那时候也很难。但我不会再怕了,我要找个不用我猜心思的人,好好过日子。”
史芸把两人的练习进度贴在“成长墙”上,周明的那栏贴满了“自主决定清单”:选餐厅、订电影票、拒绝母亲安排的相亲……赵琳的那栏则挂着信封的照片,旁边写着“已寄出”。
有天周明突然找到我:“凤姐,赵琳说想去看画展,我查了攻略,订了周末的票,没问我妈。”他的耳朵红彤彤的,眼里却闪着光。我想起苏海更新的数据:“边界建立后的情侣,婚恋满意度提升62%。”原来勇气真的会传染,就像恐惧曾经那样。
第四百零七章:团队成长 - 韩虹的突破
韩虹最近总在加班,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我推门进去时,她正对着电脑屏幕叹气,上面是周明和赵琳的疏导记录。“凤姐,我以前觉得,只要让他们开心就够了,现在才发现,光哄着没用。”她指着屏幕,“周明昨天跟我聊,说他母亲偷偷给赵琳打电话,说‘我们家不喜欢太野的女孩’,赵琳没生气,反而问周明‘你怎么看’。”
“这是好事啊。”我递过热牛奶,“说明赵琳在试探周明的边界,也在给自己机会。”韩虹眼睛一亮:“对!我以前会急着劝赵琳‘别往心里去’,现在才明白,该让周明自己处理——这是他的功课。”
她突然翻出之前的案例记录:“你看,上个月我还在帮小吴挡他爸的电话,其实应该让他自己接。”我笑着点头:“情感疏导不是当‘保护伞’,是教他们自己撑伞。”韩虹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停止代劳,引导面对。”
第二天,周明果然来找韩虹,说母亲又在抱怨赵琳“不做家务”。韩虹没像以前那样帮他找借口,只问:“你觉得赵琳是懒吗?”周明想了想:“她只是太忙了,上次还帮我改了工作报告呢。”“那你打算怎么跟阿姨说?”韩虹追问。
下午,周明发来消息:“我跟我妈说,赵琳会做饭,只是我们最近总在外边吃,下次带她回家做给您尝。”韩虹拿着手机跑过来,眼里全是兴奋:“凤姐,他自己想办法了!”阳光照在她脸上,像落了一层金粉。
我突然想起刚认识韩虹时,她总说“我见不得人哭”,遇到客户流泪就手忙脚乱。而现在,她学会了把眼泪变成勇气的种子。这大概就是成长吧——不是变得冷漠,是学会相信别人有能力长出铠甲。
第四百零八章:感情升温与模式重建
周明和赵琳的第三次见面,约在了美术馆。周明没穿母亲选的衬衫,穿了件赵琳提过喜欢的灰色连帽衫;赵琳带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周明上次说想看的《社会心理学》。
他们在印象派展厅前站了很久,周明说:“我以前觉得艺术都是没用的东西,我妈说‘不能当饭吃’。”赵琳指着莫奈的《睡莲》:“我妈说‘搞艺术的都是疯子’,但我觉得,人总得有点没用的快乐。”周明突然笑了:“那下次我带你去看脱口秀吧?我自己查的攻略,评价不错。”
韩虹在远处观察,回来汇报时说:“周明主动订了票,还说‘我妈问的话我就说跟同事聚餐’——他学会找借口了!”我纠正她:“不是借口,是策略。”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一夜就能消除的,但至少他们开始为彼此创造“例外”。
更让人惊喜的是赵琳,她主动把周明拉进了自己的写作群,里面全是自由职业者,大家聊的都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拒绝无效社交”。周明在群里沉默了两天,突然发了条消息:“我妈刚才打电话,我跟她说‘我在忙工作’,其实在看你们聊怎么怼甲方。”群里炸了锅,有人说“你这是叛逆期延迟吧”,赵琳回了个笑脸:“总比永远不叛逆好。”
苏海把这些互动整理成图表,指着上升的“自主决策频率”曲线:“凤姐你看,他们的相处模式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的影子,开始有自己的节奏了。”我看着图表,突然想起周明母亲上周发来的消息,问“小赵什么时候来家里吃饭”,周明回复:“等我们俩都有空的时候,您别催。”
原来改变不是推翻过去,是在旧土壤里,种出新的花。
第四百零九章:家庭会面与和解尝试
周明提出想带赵琳回家吃饭时,我有点意外。“你想好了?”我问他。他挠挠头:“韩虹说‘躲不过就面对’,我妈总说赵琳‘野’,其实是没见过她写稿子时的样子,特别认真。”
赵琳得知后,没有像上次那样抵触,只是问:“阿姨喜欢什么?”周明说:“她喜欢织毛衣,说现在年轻人没人学了。”赵琳眼睛一亮:“我外婆教过我钩针,要不我给她钩个杯垫?”
那天的会面,韩虹悄悄跟去了,回来给我们细细描述了全过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