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董事会扩大会议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开始了。
科域大厦顶层的环形会议室,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坐满了人。董事们神情各异,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故作镇定,还有的,比如刘董事,则是一副老神在在、与己无关的模样,甚至还在会议开始前,笑着与其他几位董事寒暄了几句。
陆延舟坐在主位,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他没有多余的废话,直接切入“下一季度技术研发方向”的议题,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
林知意作为特邀顾问,坐在陆延舟右手边稍远一些的位置,一个既能纵观全局,又不过分引人注目的角落。她面前摊开着笔记本,手里握着笔,看似在认真记录,实则全部的感官都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捕捉着会场内每一丝细微的情绪波动和异常反应。
她的目光,大多数时候,都若有若无地停留在刘董事身上。
刘董事,年近六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定制的深色西装,脸上总是带着一丝圆滑的笑意。他是科域的元老,当年跟着陆延舟的父亲一起打天下,在公司内部根基深厚,门生故旧遍布各个部门。此刻,他听着技术汇报,时不时点头,偶尔插话提出一两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表现得就像一个关心公司发展的忠实老臣。
但林知意没有错过,在技术负责人提到某个特定算法模块的优化瓶颈时,刘董事端起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那么零点几秒。也没有错过,当陆延舟提出要加大对底层架构安全研发的投入时,他眼底一闪而过的那丝阴霾。
他在紧张。尽管掩饰得很好,但那种深植于骨髓里的、做贼心虚的紧张,逃不过林知意这种经过千锤百炼的观察者。
会议进行到一半,围绕某个具体的技术路线,两位高管产生了分歧,争论声稍微大了一些。这在技术讨论中本是常事,但就在那一瞬间,林知意敏锐地捕捉到,刘董事的目光,极其快速地和坐在他对面的另一位董事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短暂得如同错觉,里面包含的信息却复杂难言——有审视,有确认,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催促?
林知意的心猛地一沉。难道,刘董事在董事会里,还有同谋?
这个念头让她背脊微微发凉。如果真是这样,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和危险。这意味着陆延舟在董事会里并非绝对掌控,收网行动一旦开始,可能会面临来自内部的巨大阻力,甚至引发分裂。
她不动声色地在笔记本上,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记下了这个细微的发现和对视双方的位置。
会议还在继续,讨论着无关紧要的细节,仿佛真的只是一场寻常的战略研讨会。但林知意知道,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她和陆延舟正在与时间赛跑,与隐藏在暗处的对手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博弈。
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一些。
五年前,她也曾坐在类似的会议室里,不过那时,她是以陆延舟女友、兼创业伙伴的身份。
那时的科域,还只是一个拥挤在创意园区里、只有十几人的小团队。会议室就是他们的公共办公区,白板上写满了她和陆延舟一起构思的技术架构和产品草图。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技术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他会因为她的一个精妙构思而眼睛发亮,不顾旁人的目光将她抱起转圈;她也会在他熬夜攻克难题时,默默陪在一旁,递上一杯热咖啡,然后在沙发上睡着。
**记忆碎片一:咖啡的香气**
那是个雨夜,窗外淅淅沥沥。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电脑屏幕的光映照着陆延舟年轻而专注的侧脸。他遇到了一个极其棘手的技术瓶颈,已经枯坐了几个小时。
林知意煮好了咖啡,端到他身边。
“歇一会儿吧。”她的声音很轻。
陆延舟没回头,手指依旧在键盘上飞舞,语气有些烦躁:“不行,这个地方不通,后面的逻辑全卡住了。”
林知意没有离开,她静静地站在他身后,看着屏幕上那些她同样熟悉的代码。忽然,她伸出手,指向其中一行:“延舟,你看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单向验证,改成双向握手?虽然会增加一点延迟,但或许能绕过这个死锁。”
陆延舟的动作猛地停住。他盯着屏幕,眼睛越来越亮,随即猛地一拍桌子:“对!双向握手!知意,你真是个天才!”
他兴奋地转过身,一把将她拉进怀里,紧紧抱住,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如释重负:“我就知道,你肯定有办法!”
那一刻,咖啡的香气混合着他身上清冽的气息,还有彼此心跳的声音,充满了那个小小的空间。那是相互扶持、彼此成就的温暖。
**记忆碎片二:裂痕的开端**
场景转换,是在一个更加正式,但也更加冰冷的会议室。科域已经拿到了A轮融资,团队扩张,引入了新的职业经理人。那是一次决定公司未来发展路径的关键会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第二次,棋逢对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第二次,棋逢对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