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的戈壁绿洲,沙棘部落的族人用钢铲修整蓄水池,清理池底的淤泥,为春季灌溉储存雨水。黑小豆的种子已经筛选完毕,颗粒饱满,沙棘让人把种子装在陶瓮里,放在向阳的石屋里晾晒,防止受潮发芽。“今年要把黑小豆种植扩大到三十亩,再种五亩耐旱的荞麦,保证西区的粮食自给自足!” 沙棘对身边的族人说。
东北的针叶林里,松涛部落的木材加工厂一片忙碌。松涛带着族人用钢锯切割硬木(一部分来自雨林部落,一部分来自海岛部落带来的船木),准备制作春耕用的木耧和新的船只部件。“海岛部落带来的船木比红松木更耐海水腐蚀,用来做船身最合适,以后我们可以帮联盟造更大的船,既能捕鱼,又能运输物资!” 松涛拿着一块船木,对赶来的沙木说。
沙木接过船木,用钢刀刮了刮,果然质地坚硬,还带着淡淡的海水气息:“好!我们冶铁坊可以锻打钢质的船钉和船桨,比木质的更耐用,以后联盟就能有自己的大船队了!”
当阿平带着海岛部落的族人抵达龙盟南岸时,那时带着山魁、阿果、林苗等首领早已在岸边等候。看到船上的鱼干、海盐和硬木,那时高兴地迎上前:“欢迎你们加入龙盟!海岛的海产正好填补我们联盟的海洋资源空白,以后夏天就能吃到新鲜的海鱼,冬天也有海盐用不完了!”
海鲨指着船上的鱼干:“这些是我们部落最好的金枪鱼干,肉质紧实,味道鲜美;还有这些海盐,比盐湖的盐更细腻,腌肉、炒菜都好用!以后我们每月都送这么多,还能教联盟的族人捕鱼、晒盐!”
阿果立刻拿出兽皮本,登记贡献:“海岛三部落赠金枪鱼干 300 斤(抵 300 斤粟米)、海盐 200 斤(抵 200 斤粟米)、船用硬木 10 根(抵 100 斤粟米)、捕鱼技巧(记技术贡献 50 斤粟米),合计贡献 650 斤粟米!”
当天下午,海鲨就带着族人在南区的岸边搭建了 “临时渔港”。浪蕊教龙盟的族人编织 “钢线渔网”—— 用青竹部落的竹条做框架,中间穿入细钢线,比普通渔网更结实,能捕到更大的海鱼。潮汛部落的首领潮生则教族人辨认潮汐:“涨潮时适合捕鱼,退潮时适合晒盐,掌握潮汐规律,就能事半功倍!”
林苗则带着药云(雨林部落)和海岛部落的巫医,在岸边搭建了 “海洋草药棚”。海岛巫医教林苗辨认海边特有的草药,如能治烫伤的海苔、能消肿的海藻,草药棚的草药种类又多了十几种。“以后族人在海边捕鱼、晒盐受伤,就能用这些海洋草药治疗,再也不用跑远路去草药棚了!” 林苗高兴地说。
随着海岛部落的归附,联盟的疆域首次延伸到海洋,区域调整为东、南、西、北、中、西北、东北、海八个区域,部落总数达到三十四个。议事石屋里,那时召集三十位首领(新增海岛三部落首领)召开联盟全域治理升级会议,重点完善四项制度:
一是 “海区管理体系”,设立 “海区指挥部”,由海鲨担任区域长,负责渔港建设、海上巡逻和海产调度;组建 “海上护卫队”,从第三骑兵队抽调五名骑兵,搭配海岛部落的十名族人,配备钢质渔叉、钢盾和加固的小船,负责驱赶海盗、保护渔船,确保海上安全。“海上护卫队每天巡逻一次,遇大风浪则驻守渔港,一旦发现海盗,立刻用狼烟报警,周边区域的骑兵要及时支援!” 那时宣布,海鲨和烈马纷纷点头,保证会做好海上防御。
二是 “跨区域技术融合计划”,推动各区域技术互通:松涛部落(东北区)与海岛部落(海区)合作,用硬木和钢具打造 “钢木混合船”,船身用硬木,船钉、船桨用钢质,既耐海水腐蚀,又坚固耐用;沙木部落(中区)与雨林部落(西南区)合作,用雨林硬木和钢具打造 “山地钢犁”,适合雨林和丘陵地带耕种;小禾部落(南区)与海岛部落(海区)合作,尝试在海边滩涂种植 “海稻”,这种稻子耐盐碱,能在海边生长,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每个合作项目记‘跨域贡献’,年底评选‘融合先进区域’,奖励钢工具和粮食!” 那时说,各区域首领都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尽快开展合作。
三是 “物资全域调度优化”,将海产、海盐纳入物资调度体系:海区每月向各区供应鱼干、海盐,中区 50 斤鱼干、30 斤海盐,北区 40 斤鱼干、25 斤海盐,东区 35 斤鱼干、20 斤海盐,南区 30 斤鱼干、15 斤海盐,西区 25 斤鱼干、10 斤海盐,西北区 20 斤鱼干、10 斤海盐,东北区 20 斤鱼干、10 斤海盐;各区每月向海区输送粮食、工具,中区 200 斤粟米、10 把钢具,北区 150 斤粟米、8 把钢具,其他区域各送 100 斤粟米、5 把钢具,确保海区物资充足,也让其他区域能吃到新鲜海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