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盐湖旁,盐泽部落加大制盐规模,每天制盐两百五十斤,盐块储备突破两万斤,还制作了五百块盐砖,方便各区域储存和使用。“今年盐产充足,就算遇到灾年,也不用担心盐不够用,还能和周边友好部落交换物资!” 盐泽对那时说,那时决定预留两千斤盐块,作为冬季应急储备。
西区的戈壁绿洲,沙棘部落收获了五千五百斤黑小豆,磨成了两千斤豆粉,制作了一千斤豆饼,还留了一千斤种子,准备明年扩大种植。“豆粉和豆饼耐储存,冬天煮粥、烤饼都好吃,还能给牛羊当饲料,一举两得!” 沙棘拿着豆饼,递给路过的骑兵,豆饼香甜有嚼劲,很受族人欢迎。
随着秋收结束,联盟的物资储备达到历史新高:粮食(粟米、小麦、黑小豆、豆类)共两万五千斤,肉干(牛肉干、羊肉干、兽肉干、鱼干)共八千斤,盐块两万斤,草药三千斤,农具(钢具、木具)五百套,足以支撑联盟所有族人安稳过冬。
物资调度中心的阿果忙碌起来,她根据各区域的需求,制定了 “冬季物资调配计划”:给雨林部落调配三百斤粟米、两百斤肉干、五十块盐砖(雨林部落初来乍到,物资不足);给平原部落调配两百斤鱼干、一百斤奶酪(补充肉食);给西区戈壁调配三百斤小麦粉、两百斤奶酒(补充粮食和驱寒物资);给北区调配五百斤豆饼、一百块盐砖(给牛羊当饲料和补充盐)。“每个区域的物资都要调配均衡,既要满足日常需求,也要预留应急储备,不能出现短缺!” 阿果对助手说,助手点点头,认真记录调配清单。
联盟的治理制度也在秋收后进一步优化,那时召集二十七位首领(新增雨林三部落首领)召开议事会,重点完善三项制度:
一是 “部落发展扶持制度”,针对新归附的部落(如雨林部落、平原部落),设立 “扶持期”(三个月),扶持期内可优先获得物资调配、技术指导,贡献要求降低三成,帮助新部落快速融入。“雨林部落刚归附,不熟悉联盟的耕种和冶铁技术,我们派沙木去教冶铁,小禾去教耕种,帮助他们尽快适应!” 那时宣布,蕉月激动得连连道谢。
二是 “技术创新奖励制度”,鼓励族人发明新工具、新方法,凡发明能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生活的技术或工具,给予 “创新贡献” 奖励(视价值抵 50-200 斤粟米),年底评选 “创新能手”,奖励钢工具和粮食。“之前沙木发明曲辕钢犁、小禾提议建水车,都大大提升了效率,下次议事会我们就给他们记创新贡献!” 那时说,沙木和小禾笑着点头。
三是 “冬季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区域冬季职责:骑兵队加强边境巡逻,每两天巡逻一次,遇风雪天气则每天巡逻;各区域加固房屋,清理排水渠,防止积雪压塌房屋、积水结冰;物资调度中心每天清点应急储备,确保随时能调用;草药棚储备足够的防冻、治风寒的草药,林苗每天派专人巡查族人健康状况。
制度公布后,各区域立刻行动。沙木带着冶铁坊的学徒,前往雨林部落教授冶铁技术,教他们分辨矿石、控制风箱,还留下五把钢铲、三把钢斧,帮助他们开垦土地;小禾则带着木部落的族人,去雨林部落教种植小麦、黑小豆,还搭建了两座水车,解决灌溉问题。
雨林部落的族人学得认真,蕉月亲自跟着沙木学冶铁,虽然动作生疏,但眼神专注:“学会冶铁,我们就能自己做钢工具,再也不用靠石工具了!” 药云则跟着林苗学草药炮制,将雨林草药制成药膏、药粉,方便储存和使用;硬木部落的首领硬岩跟着松涛学木工,用硬木制作农具,手艺越来越精湛。
冬季的第一场雪落下时,联盟的冬季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各区域的房屋加固完毕,屋顶铺了两层茅草和松木板,墙壁糊上黄泥,温暖又防风;排水渠清理干净,积雪融化后能顺利排水,防止结冰;应急储备库的物资清点完毕,一万斤粮食、五千斤盐块、两千斤草药、一千斤肉干整齐堆放,随时能调用;骑兵队的战马换上了厚实的马衣,钢武器保养完毕,巡逻频次增加,确保边境安全。
青竹部落的竹青带领族人,给各区域送去了五百张竹毯、三百个竹筐,竹毯铺在石屋地上,保暖又防潮;竹筐用来装冬季物资,方便储存和搬运。“冬天冷,竹毯能帮大家保暖,竹筐能装东西,也算我们青竹部落的一点心意!” 竹青笑着说,各区域的族人都很感激。
陶土部落的陶山带领族人,烧制了三百个取暖陶炉、五百个储粮陶瓮,陶炉放在石屋中央,点燃木炭就能取暖;陶瓮用来装粮食、盐块,密封严实,防止受潮发霉。“这些陶炉和陶瓮足够各区域使用,冬天再也不用怕冷和粮食受潮了!” 陶山说,族人们纷纷来领取,脸上满是笑容。
赤牙在冬季的冶铁坊里,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 他要带领学徒锻打 “雪地钢铲”。这种钢铲比普通钢铲更宽、更锋利,适合清理积雪和挖掘冻土,是冬季必备的工具。“雪地钢铲的铲头要宽三寸,边缘要锋利,这样清理积雪更快,挖掘冻土更省力!” 赤牙一边演示一边说,学徒们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锻打技巧,每天能锻打二十把雪地钢铲,送往各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