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盟的夏季裹挟着热浪而来,中区望丰原的早粟已抽穗泛黄,南风拂过田野,掀起层层金浪,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清香。就在族人们忙着准备收割时,东南方向的尘土里传来了熟悉的马蹄声 —— 阿平骑着战马,身后跟着四十多个身着粗麻布长衣的族人,他们推着装满小麦、大麦种子的木车,车旁还跟着几头拉犁的黄牛,正是阿平邀请的东南平原部落:麦浪部落、黄禾部落和耕牛部落。
“阿石首领!我们把平原的‘金种子’带来了!” 阿平翻身下马,额头上满是汗珠,却难掩兴奋。为首的汉子名叫麦隆,是麦浪部落的首领,手里握着一把木柄石镰,身上沾着麦芒:“我们平原部落世代种小麦、大麦,这些种子磨成粉能做面饼、煮粥,比粟米更顶饿;还有这几头黄牛,能拉犁耕地,比人力快三倍!只是最近闹蝗灾,庄稼被啃了不少,求龙盟帮我们治蝗,我们愿意加入联盟,每月送两百斤小麦粉,抵作贡献!”
那时带着山魁、小禾快步迎上前,看着木车上饱满的麦种和健壮的黄牛,眼里满是惊喜:“欢迎你们!小麦、大麦正好丰富联盟的粮食种类,黄牛拉犁更是能省不少人力!治蝗的事交给我们,龙盟有对付蝗虫的法子,保证帮你们保住庄稼!”
小禾蹲下身,拿起一把小麦种子,放在手心捻了捻,笑着说:“这麦种颗粒饱满,是好品种!我们可以在中区、南区开辟麦田,夏天种麦,秋天收,一年能多收一季粮食!治蝗的话,我们用艾草、硫磺煮水,喷洒在田里,蝗虫闻到味道就会躲开,之前暖棚用过,效果特别好!”
麦隆激动得连连点头,立刻让族人卸下麦种,跟着小禾去田里演示治蝗方法。阿果则拿出兽皮本,登记贡献:“平原三部落赠小麦种子 50 斤(抵 50 斤粟米)、大麦种子 30 斤(抵 30 斤粟米)、黄牛 5 头(抵 100 斤粟米)、小麦粉 20 斤(抵 20 斤粟米),合计贡献 200 斤粟米!”
当天下午,小禾就带着平原部落的族人,在中区望丰原开辟出五亩麦田。麦隆教族人用黄牛拉犁,黄牛力气大,拉着钢犁轻松翻土,比青壮用人力拉犁快了两倍多。“以前我们用石犁,黄牛拉着费劲,一天只能翻一亩地,现在用龙盟的钢犁,一天能翻三亩!” 麦隆抚摸着钢犁的犁头,眼里满是感慨。
小禾则带着族人煮制防蝗草药水,将艾草、硫磺、辣椒混合煮水,装在陶瓮里,用竹勺均匀喷洒在麦田和早粟田里。“这草药水不仅能防蝗,还能防虫蛀,庄稼长得更壮!” 小禾一边喷洒一边说,平原部落的族人学得认真,很快就掌握了煮制和喷洒的技巧。
与此同时,各区域的夏季丰产已进入高潮。中区望丰原的十亩早粟成熟在即,青壮们拿着钢镰,准备收割;二十亩蔬菜田一片翠绿,菠菜、白菜、黄瓜挂满枝头,女族人们提着竹筐采摘,欢声笑语不断。“今年早粟长得好,穗大粒满,一亩地至少能收三百五十斤,十亩地能收三千五百斤!” 木禾站在田埂上,看着金黄的早粟,笑得合不拢嘴。
南区的丘陵小河旁,沼泽部落的族人正忙着采摘莲藕、菱角。莲心带着族人,用钢铲在河底挖藕,白嫩的莲藕一节节被挖出,堆在芦苇船上;渔猎部落的族人则划着芦苇船,采摘水面上的菱角,菱角饱满,剥壳后生吃清甜爽口。“今年莲藕收了两千斤,菱角收了一千斤,晒干后能存到冬天,够南区族人吃两个月!” 莲心提着装满莲藕的竹筐,对前来帮忙的小禾说。
北区的丰牧原上,牛羊数量已增至四百头牛、一千五百只羊。草原烈带领牧民们剪羊毛、挤牛奶,羊毛用来制作羊皮大衣,牛奶则煮成奶酪、奶酒。“今年剪了两千斤羊毛,能做五百件羊皮大衣;挤了五千斤牛奶,煮了一千斤奶酪,足够联盟族人过冬保暖、补充营养!” 草原举着刚做好的奶酪,笑着说。
东北的针叶林里,松涛部落的木材加工厂已初具规模。族人们用钢锯切割红松木,制作木耧、木犁、木屋部件,每天能生产十套农具、五间木屋的构件,源源不断地送往各区域。“有了钢锯,切割木材比石锯快五倍,还能切得更平整,做出来的农具、木屋更耐用!” 松涛看着刚做好的木耧,满意地点头。
西北的盐湖旁,盐泽部落的制盐规模进一步扩大。族人用钢铲挖盐泥,用青石砌的过滤池过滤,用陶瓮储存盐块,每天能制盐两百斤,盐块储备已突破一万五千斤,不仅能满足联盟需求,还能预留一部分用于未来和其他部落交换物资。“今年雨水少,盐浓度高,制出的盐更纯,味道更咸!” 盐泽拿着刚制成的盐块,对前来调盐的阿果说。
西区的戈壁绿洲,二十亩黑小豆已成熟。沙棘带领族人,用钢镰收割豆秧,摊在地上晾晒。“今年黑小豆收了五千五百斤,比预期多五百斤!磨成豆粉能做豆饼、豆粥,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沙棘一边翻晒豆秧一边说,青壮们则用木车将晒干的黑小豆运往粮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