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魁带领步兵,用铜铁铲挖开一处被埋的石屋,里面传来微弱的哭声。“小心点,别弄塌了残余的墙体!” 山魁大喊,众人放慢动作,一点点清理泥土,终于挖出了一个被困的小孩,孩子吓得浑身发抖,身上沾满了泥,却只是受了点皮外伤。
“孩子没事了!” 林苗赶紧把孩子抱到救治点,用温水清洗干净,涂上草药膏。孩子的母亲冲过来,抱着孩子失声痛哭,对着救援队伍连连磕头:“谢谢龙盟的恩人!谢谢你们!”
那时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越发坚定:“山魁,让阿平回龙盟,再调二十名青壮、十名石匠来,带上更多的粮食和物资,我们不仅要救族人,还要帮他们重建家园、开垦新田!”
阿平立刻翻身上马,快马加鞭回龙盟求援。路过丰牧原时,他大声喊着救援的消息,草原部落的首领草原立刻召集十个族人,推着装满羊肉干和水的木车,跟着阿平一起赶往丘陵地带:“我们草原部落虽然不擅长挖泥,却能帮忙运送物资、照顾伤员,也算一份力!”
当天下午,第二批救援队伍赶到,带来了更多的工具、粮食和药品。各部落的族人分工明确:龙盟和山林部落的青壮负责挖掘救援,石牙和岩穴部落的石匠负责清理废墟、重建房屋,草原部落的族人负责运送物资和照顾老人孩子,河部落的族人则在附近的小溪边开辟临时水源,保证救援人员和受灾族人的饮水。
豆荚部落的首领豆禾和陶土部落的首领陶山,看着忙碌的救援队伍,眼里满是感激。豆禾拿着一把刚挖出来的豆子,对那时说:“这是我们部落最好的‘黑小豆’,抗旱耐涝,产量高,煮熟了又香又顶饱,我们把剩下的种子都拿出来,等重建好,就种在新开辟的田地里,以后全给龙盟送过去!”
陶山也说:“我们陶土部落擅长制作陶器,虽然陶窑被冲毁了,但工具还在,等安顿下来,我们就烧制更多的陶瓮、陶碗,送给龙盟装粮食、盛水,也算我们的一点心意!”
那时笑着说:“不用全送,加入联盟后,按贡制登记贡献就好。等重建完成,我们会派小禾来教你们种植早粟,派沙木的徒弟来教你们冶铁,以后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两天后,泥石流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被困的族人全部救出,受伤的族人也得到了妥善治疗。临时棚屋搭建了三十多间,足够两个部落的族人居住;石匠们开始规划重建永久性石屋,选用坚硬的青石,避开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青壮们则在地势较高、土壤肥沃的地方,开辟了十亩新耕地,撒上了黑小豆和早粟的种子。
冶铁坊里,沙木和石翁带领石匠们,正加班加点锻造钢质武器和工具。第四炼炉全力炼钢,每天能炼出三根钢条,能锻打十五把钢刀、十支钢矛和五面钢盾。“第二骑兵队的装备必须尽快配齐,南境救援结束后,他们还要驻守那里,防备泥石流后的野兽出没!” 沙木一边锻打钢刀一边说,火星溅在他的脸上,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专注。
石小正在打磨一把钢矛,钢矛的矛尖比铜铁矛更尖锐,矛身刻有防滑纹路,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却异常趁手:“这钢矛能轻易刺穿三层兽皮甲,就算遇到熊瞎子,一矛就能戳穿它的厚皮!”
赤牙也在忙碌着,他负责给钢武器淬火,手里的铁钳稳如磐石,将烧红的钢刀放进冷水里,“滋啦” 一声,水蒸气冒起三尺高,钢刀的颜色从赤红变成冷冽的银灰色。“以前跟着赤牙,只知道抢武器,现在才明白,亲手打造的武器,才最有力量!” 赤牙心里想着,手里的动作越发熟练。
第五天,丘陵地带的重建工作初见成效。三十间崭新的石屋拔地而起,石屋的地基比以前高了一尺,防止再次被洪水浸泡;十亩新耕地里,黑小豆的种子已经发芽,嫩绿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充满了生机;陶土部落的陶窑也重建完成,第一窑陶器已经烧好,色泽光亮,质地坚硬,比以前的陶器质量更好。
那时召集两个部落的族人,在新搭建的广场上召开大会。阿果拿出兽皮本,正式登记两个部落的贡献:“豆荚部落赠黑小豆种子 20 斤(抵 20 斤粟米)、协助开垦新田 5 亩(抵 25 斤粟米);陶土部落赠陶器 20 件(抵 40 斤粟米)、重建陶窑 1 座(抵 30 斤粟米),合计贡献 115 斤粟米!”
豆禾和陶山走上前,对着那时躬身行礼:“我们豆荚部落、陶土部落,自愿加入龙盟,遵守贡制,听从指挥,和各部落一起守护家园!”
“欢迎你们!” 那时举起钢刀,大声说,“从今天起,你们就是龙盟的一员!第二骑兵队会驻守南境,保护你们的安全;各部落会全力协助你们恢复生产,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
族人们齐声欢呼,声音在丘陵间回荡。豆禾激动地说:“有龙盟做后盾,我们再也不怕泥石流和野兽了!以后我们每月送五十斤黑小豆、二十件陶器,绝不偷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