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议事石屋里灯火通明,那时和竹老、山魁、沙木、阿果等首领围坐在铺着兽皮的石桌旁,石桌上摊着一张详细的兽皮地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炭笔标记着龙盟、河部落、赤虎部落的位置。竹老拄着用硬木制成的拐杖,手指在地图上河部落和龙盟之间的河道处轻轻敲打:“河部落靠渔猎为生,河道是他们的主要出行和觅食路线,我们可以帮他们在河道两侧砌上半人高的石桩,既能防止赤虎部落从水上偷袭,又能作为捕鱼时的停靠点;另外,河道里的鱼类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派青壮跟他们学习捕鱼技巧,冬天粮食储备不足时,鱼干也能作为重要的补充粮食,缓解粮食压力。”
“竹老说得很有道理,” 那时点头赞同,目光转向阿果,“阿果,你明天提前准备好贡献榜的小兽皮本和炭笔,详细给河部落的人讲解贡献记录和兑换规则,鱼干一斤抵半斤粟米,一张渔网抵十斤粟米,要是他们愿意教我们捕鱼技巧,也能记上相应的贡献,让他们清楚知道多付出就能多收获。”
阿果认真记下,又想起一件事,补充道:“河部落住的是竹屋,冬天保暖性差,我们暖棚现在有多余的茅草,我可以准备两捆送他们,既算是龙盟的诚意,也能记在贡献榜的‘部落互助项’里,促进两个部落的友好关系。”
首领们纷纷点头同意,散会后,每个人都带着对新盟友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各自忙碌 —— 沙木去检查新炼炉的设备,山魁去清点铜铁矛的数量,阿果去准备明天招待河部落的物资,整个龙盟都弥漫着积极筹备的氛围。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河伯就带着十个青壮,推着两辆崭新的木车来到了龙盟。木车的车轮用硬木制成,上面裹着耐磨的兽皮,车轴涂了动物油脂,推起来 “咯吱” 作响却毫不费力。木车上整齐地堆着五十斤熏制得金黄透亮的鱼干,鱼干散发着淡淡的盐香和熏香,还有十张新织的渔网 —— 这些渔网用河边最坚韧的韧草编织,网眼细密,边缘缠了加固的藤条,比龙盟现有的渔网结实耐用多了。
“阿石首领!我们来赴约了!” 河伯老远就高声喊道,手里还提着一条刚从河里捕的大鱼,鱼身银光闪闪,足有三尺长,“这是我们河部落刚捕的大鱼,给你们尝尝鲜,我们河部落的鱼,烤着吃最香!”
那时带着首领们快步迎上去,接过河伯手里的大鱼,笑着说:“河伯首领一路辛苦!快进龙盟休息,阿果已经准备好了草药茶和粟米饼,正好暖暖身子。” 他转头对身边的青壮说:“把河部落的鱼干和渔网搬到粮仓和储物棚,仔细清点登记,记在贡献榜上。”
阿果带着河伯和青壮们先去看议事石屋前的贡献榜,兽皮卷上已经用炭笔写好了各部落的贡献记录,字迹工整清晰。“河伯首领,你看,” 阿果指着兽皮卷空白处,“以后河部落的贡献就记在这里,今天送的 50 斤鱼干能抵 25 斤粟米,10 张渔网能抵 100 斤粟米,累积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铜铁矛、铁剑或者暖棚种子。”
河伯凑近贡献榜,认真地听着阿果的讲解,时不时点头,眼里满是认可:“这个贡制好!公平公正,多劳多得,我们河部落肯定好好干!”
山魁带着几个青壮去卸鱼干和渔网,把鱼干小心翼翼地放进粮仓的陶瓮里,用麻布密封好,防止受潮;渔网则挂在储物棚的木架上,分类摆放整齐。小禾拉着河部落的一个老渔翁,兴致勃勃地去暖棚参观,还特意送了他们一袋饱满的菠菜种和一捆干燥的茅草:“渔翁爷爷,这是我们暖棚的菠菜种,种在湿地里就能活;这捆茅草可以铺在竹屋里,冬天能保暖。”
黑石山的冶铁坊里,沙木和石翁正忙着对新炼炉进行最后的调试。新炼炉比旧炉大了整整一倍,炉壁用坚硬的青石砌成,每块石头都经过精心打磨,严丝合缝,里面糊了三层混合了稻草的黄泥,耐高温又保温。炼炉还装了双层风箱,风箱的帆布用鹿皮鞣制而成,比普通麻布更耐磨,拉动时能往炉内输送更多空气,让炉火燃烧得更旺,炉温能比旧炉高出三成。
“新炉第一次试炼,必须用最好的铜铁矿,才能炼出高质量的合金,” 沙木从一个陶瓮里拿出一块黑中泛绿的矿石,矿石表面光滑,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这是石牙部落送来的上等富矿,含铁含铜量都很高,用它炼出来的合金,韧性和硬度都能达到最佳,正好能打造一把铁剑 —— 之前我们只有铜铁矛,近战能力不足,有了铁剑,对付赤虎部落的铜矛就更有把握了。”
石翁点点头,拿起手边的铁锤,熟练地把铜铁矿敲成均匀的鸡蛋大小的块,动作沉稳有力:“我已经按 1:3 的比例准备好了铁矿,混合后一起入炉,保证受热均匀。”
就在这时,河伯带着两个青壮兴致勃勃地来到冶铁坊参观,看到高大的新炼炉,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冰凉的青石炉壁:“这炼炉真气派!比我们部落煮鱼的灶炉大多了,真能把石头炼成坚硬的铜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