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冶铁坊得先修路,” 竹老拄着拐杖,手指沿着龙盟到黑石山的虚线划过,“现在的山道只有三尺宽,木车根本过不去,得拓宽到六尺,能让两辆木车并排走。而且山道旁边有几处陡坡,下雨容易滑坡,得在坡上砌石墙,还得挖排水沟,把雨水引到旁边的山沟里,免得路面泥泞。”
“我带山族部落的 20 个青壮去修路,” 山魁突然开口,他手里攥着铜铁矛,矛尖的血迹已经被擦干净,却还能看到细小的缺口 —— 那是昨天跟山猛打斗时留下的。“我们山族住在山林里,一辈子跟山地打交道,知道哪里好挖、哪里该砌石墙,10 天就能把山道拓宽到六尺,再用 5 天砌石墙、挖排水沟,15 天内保证能让木车通到矿洞。另外,黑石山冬天比龙盟冷,晚上能到结冰,得在矿洞旁盖 5 间石屋,让挖矿的俘虏和青壮有地方住,我还能教他们用松针铺床,比稻草暖和,不容易冻着。”
“山魁说得对,黑石山的冬天确实冷,” 盐山也补充道,“我们盐部落可以多晒些盐砖,让去修路和挖矿的人带着,用盐砖腌肉,能放得更久,还能补充体力。另外,我们还能在山道旁挖几个晒盐坑,要是路上需要盐,不用回龙盟取,直接在坑里晒就行。”
那时点头同意,把任务一一分配:山魁带 20 个青壮修路,竹老跟着去指导,确保路面宽度和石墙质量;沙木负责准备冶铁坊的工具,把锻造坊里的风箱、铁砧、铁锤都打包好,还要挑选 500 斤铜矿石,试试铜铁混合炼法 —— 之前的铜铁矛虽然比石矛硬,但遇到硬石还是容易弯,要是能在铁里加适量的铜,就能让铁更韧,不容易弯;盐山带 5 个族人去山道旁挖晒盐坑,准备 100 块盐砖,分发给修路和挖矿的人;阿果负责统筹物资,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粟米、肉干和草药送过去。
首领们各自领命,石屋内外很快忙活起来。山魁带着青壮扛着铜铁锄往山道走,锄刃是新锻打的,闪着冷光,挖进冻土里时发出 “咔咔” 的声响,溅起的冻土块落在地上,很快又结了层薄霜。竹老拿着用硬木做的木尺,在山道旁测量,每隔五步就插一根削尖的木杆,木杆上用炭笔写着 “拓宽至六尺”,确保路面宽度一致。
沙木在锻造坊里忙碌,他先把风箱的帆布检查了一遍,用麻布把破损的地方缝好,又在风箱的木轴上涂了动物油脂,这样拉动时更顺滑。青壮们抬着陶瓮过来,里面装着待炼的铁矿石,沙木伸手抓了一把,铁矿石黑亮黑亮的,比之前的杂矿重不少。“这些矿石得分类装,” 沙木对青壮说,“富矿和杂矿分开装,富矿用来炼熟铁,杂矿用来做铁钩,别混在一起,不然炼出来的铁质量不一样。”
广场西侧,石坚带着石牙部落的俘虏开始修暖棚。他们先把被毁的木架拆下来,断成两截的硬松木还能用,石小用石斧把木茬削平,再用藤绳绑在新的木柱上。石坚则带着几个石匠,在暖棚的四角挖了半尺深的坑,把凿好的石板埋进去,作为暖棚的石基。“这样冬天冻不透,暖棚不容易歪,” 石坚一边埋石板一边说,“我们石牙部落的房子都是这样做石基,住十几年都没问题。”
黑岩部落的黑禾过来帮忙,他扛着一捆新割的茅草,教石牙部落的俘虏怎么铺茅草:“茅草要铺三层,最下面一层顺着铺,中间一层横着铺,最上面一层斜着铺,这样下雨时雨水会顺着斜着的茅草流下来,不会漏进暖棚里。铺的时候要把茅草压实,免得被风吹起来。” 石坚学得认真,手里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偶尔还会跟黑禾聊几句石牙部落的事 —— 石牙部落住在石牙山,那里的石头多,族人大多是石匠,靠做石磨、石臼跟周边部落换粟米。
林苗在广场东侧搭起草药棚,棚子用四根木柱支撑,上面铺着茅草,棚下摆着两张石桌,一张用来放草药,一张用来给伤员换药。风芽坐在石凳上,胳膊上缠着麻布,上面渗着淡淡的血迹。林苗从藤筐里拿出草药,有捣碎的止血草、煮好的消炎草药汁,还有用来包扎的干净麻布。她先解开风芽的麻布,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但还红肿着。林苗用陶碗盛了些草药汁,轻轻浇在伤口上,风芽疼得皱了皱眉,却没出声。
“忍一忍,这草药汁能消炎,” 林苗一边用干净的麻布轻轻擦拭伤口,一边说,“等会儿敷上捣碎的止血草,再用新麻布包好,别碰水,三天后再来换一次药,伤口就能愈合了。” 风芽点点头,看着林苗手里的草药,好奇地问:“林苗姐,这些草药都是你自己采的吗?怎么知道它们能止血消炎啊?”
“都是跟着部落里的老人学的,” 林苗笑着说,“比如这种止血草,叶子上有白色的绒毛,捣烂后敷在伤口上,很快就能止血;还有这种消炎草,煮成汁浇在伤口上,能防止伤口发炎。以后你们风部落要是采到草药,不知道怎么用,就来问我,我教你们。” 风芽高兴地答应,还说要带风部落的族人跟林苗学认草药,以后就能自己处理小伤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