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龙部落广场,薄雾还没散尽,记事墙前就摆好了入盟仪式的物件 —— 一张新鞣的鹿皮铺在木台上,上面放着黑石部落打造的 “芦苇符号” 木牌(阿果连夜设计的沼泽部落专属符号,刻着细密的芦苇纹路),旁边是水泽部落送来的腌鱼、青竹部落编的竹篮,还有龙部落准备的铜铁斧,都是给沼泽部落的入盟礼。
沼泽部落的族人早早站在广场东侧,每个人都穿着新洗的粗布衣,手里攥着芦苇编的小物件 —— 有芦苇筐、芦苇哨,还有给孩子们编的芦苇蚂蚱。沼泽首领手里捧着一张最厚的芦苇席,席子上还绣着简单的龙纹,是族里的老匠人连夜绣的:“阿石首领,阿果首领,这张席子送给龙盟,铺在广场上能防潮,冬天坐在上面也暖和。”
那时笑着接过芦苇席,递给身后的竹老:“竹老,正好用这张席子铺在技术交流会的木台下,让大家坐着舒服。” 他转身对沼泽说,“从今天起,沼泽部落就是龙盟的一份子,你的族人就是我们的族人,有困难大家一起扛。”
阿果拿起 “芦苇符号” 木牌,郑重地递给沼泽:“这是你的部落符号,等下我们把它刻在记事墙上,和其他部落的符号并排 —— 以后你的工具、帐篷上都能刻这个符号,一看就知道是龙盟人。”
入盟仪式简单却庄重,各部落首领依次上前和沼泽握手:石根递过一张鞣好的野猪皮,“冬天用这个做袄子,比鹿皮耐磨”;水伯塞给他一筐腌鱼,“饿了就烤两条,能顶饱”;河风送了一个陶瓮,“装水装粮食都方便,我们部落的老匠人做的”。沼泽眼眶发红,握着大家的手说:“以前我们部落被欺负时,从没人帮我们,现在加入龙盟,才知道有家人的感觉。”
仪式结束后,“龙盟技术交流会” 正式开始。广场被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围着不少人 ——
东侧的 “鞣皮区”,石根正拿着一张生鹿皮演示:“先把鹿皮泡在橡树汁里三天,去掉毛根;再用细砂岩石打磨表面,磨到光滑为止;最后涂一层动物油脂,这样鹿皮又软又防水。” 旁边的沼泽部落族人赶紧用炭笔在杨木板上画步骤,有的还伸手帮忙按住鹿皮,学得格外认真。
西侧的 “制陶区”,河风蹲在陶土旁,手里拿着一根木杖:“揉陶土要顺时针揉,把里面的气泡赶出来;做陶瓮时,底部要捏得厚一点,不然装东西容易裂。” 他一边说一边捏出一个陶瓮雏形,旁边的丘陵部落族人跟着模仿,虽然捏得歪歪扭扭,却越捏越起劲。
南侧的 “锻造区”,沙木的熔炉烧得正旺,火星顺着通风口往上飘。他拿着一把刚锻好的铜铁锄,给围过来的族人讲解:“熔铁时要加三成黑沉石,这样铁更硬;锻打的时候要趁烫打,每打三下就要沾水降温,不然刃口会卷。” 岩勇和沼泽部落的一个青年轮流抡着铁锤,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开心:“原来做铜铁工具这么讲究,以前我们还以为只是烧红了敲就行。”
北侧的 “编织区” 最热闹,竹老和沼泽部落的老匠人凑在一起,一个编竹筐,一个编芦苇席。竹老的竹筐编得快,却不如沼泽的芦苇席细密;沼泽的芦苇席防水好,却不如竹筐结实。两人干脆合作,用竹条做筐架,芦苇做内衬,编出一个又结实又防水的 “竹苇筐”。“这样的筐子装粟种最合适,不怕潮,还不容易磨破!” 竹老举着新筐子,笑得合不拢嘴。
那时和阿果在各区域间走动,时不时帮忙递工具、记步骤。走到 “制陶区” 时,看到草原部落的一个女族人正对着歪掉的陶瓮发愁,阿果蹲下身,手把手教她调整:“左手托住陶瓮底部,右手轻轻往上提,慢慢转,就能把形状正过来。” 女族人试着做了一遍,陶瓮果然直了不少,她激动地说:“谢谢阿果首领!以后我们部落也能自己做陶瓮了,再也不用跟别人换了!”
中午时分,交流会暂停,水伯带着族人在广场中央支起烤架,烤着银鳞鱼、沼泽鱼和腌肉。各部落的族人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刚学做的小物件 —— 有的拿着歪歪扭扭的陶杯,有的拿着没编完的竹筐,一边吃一边聊学到的技巧。沼泽部落的老匠人拉着竹老,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用芦苇编绳子,比藤绳结实还防水,以后绑工具、绑帐篷都能用!” 竹老立刻点头:“明天我们就一起编,给每个部落都送几捆!”
下午,交流会刚重启,北边哨塔传来信号 —— 是岩松举着红色的烟雾弹,这是发现敌情的信号。那时心里一紧,立刻让阿果盯着交流会,自己带着沙蛮、黑铁往北边跑。“怎么回事?是山林部落的人吗?” 那时问守在哨塔下的青壮。
青壮指着北边的山林:“刚才看到三个黑影在山林边缘晃,像是在侦查,我们放了烟雾弹,他们就躲进林子里了。” 沙蛮握紧手里的石矛:“肯定是山林部落的小股势力,想看看我们的情况,说不定还想抢冬储的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