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龙部落广场,薄雾还没散尽,就传来了 “叮叮当当” 的敲打声 —— 沙木正带着岩山、黑石两部落的青壮,在广场北侧搭建铜铁工具锻造台。新砌的熔炉用耐火石垒成,比之前的熔窑高出半丈,炉壁上留着三个通风口,炉底铺着厚厚的细砂,能让火焰更旺。“阿石哥,这熔炉按你说的改了,通风口多了一个,还加了陶管引风,温度肯定比之前高两成!” 沙木擦着额头的汗,手里拿着一根铁条伸进炉里,瞬间就被烧得发红。
那时和阿果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张杨木板,上面画着 “龙盟集市” 的布局图 —— 广场中央留一块三丈见方的空地,作为交换主区域;东侧划分 “工具区”,摆铜铁斧、剪、凿和石制工具;西侧是 “物资区”,放兽皮、腌鱼、粟种和草药;南侧设 “技能展示区”,石叶部落教鞣皮、水泽部落教捕鱼,每个区域都用竹老编的竹篱笆围起来,篱笆上挂着各部落的符号木牌。“集市定在五天后,正好是月圆之日,周边小部落也能趁着月光赶路。” 阿果用炭笔在图上圈出一个角落,“这里留着搭个石屋,放交换用的‘龙盟信物’—— 以后各部落交换,用信物记次数,不用每次都带实物,方便多了。”
石根扛着一捆鞣好的鹿皮走过来,身后跟着石勇和几个族人,鹿皮上用朱砂画着简单的花纹:“阿石哥,这些鹿皮是我们连夜鞣的,准备在集市上换黑石部落的黑曜石。你看这花纹,阿果姐教我们画的龙纹,肯定能吸引不少部落来换。” 水伯也提着一筐腌鱼赶来,鱼身上泛着油光,筐沿贴着一张杨木标签,写着 “水泽?腌鱼,可存一月”:“我们还腌了些鱼干,用野果熏过,味道更鲜,小部落肯定喜欢。”
竹老则带着青竹部落的人编竹筐,每个竹筐上都刻着 “青竹” 符号,有的用来装粟种,有的用来装草药:“集市上得有装东西的筐子,我们多编些,免费给来交换的部落用,让他们知道龙盟的诚意。” 沙蛮也没闲着,带着沙砾部落的人在广场周围挖浅沟,沟里铺着细砂:“阿果姐说,下雨时沟能排水,还能防止牲畜闯进集市。我们再在沟边种上驱蚊草,夏天也不怕蚊虫多。”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筹备集市时,巴图带着一个陌生的青年走进广场。青年穿着粗麻布衣服,裤腿挽到膝盖,露出沾着泥水的小腿,手里拿着一根渔叉,叉尖用骨头磨成,背上的藤筐里装着几条银鳞鱼。“阿石哥,阿果姐,这是东边大河部落的河风,他说想跟龙盟谈交换。” 巴图介绍道,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 大河部落住在东边的大河沿岸,以捕鱼为生,之前从未和龙盟有过接触。
河风放下藤筐,有些拘谨地走上前,从筐里拿出一条银鳞鱼:“阿石首领,阿果首领,这是我们部落特产的银鳞鱼,刺少肉嫩,烤着吃最香。我们听说龙盟有铜铁工具,想用来换些铜铁渔叉,还想学习你们的捕鱼技巧。”
那时接过银鳞鱼,鱼身光滑,比水泽部落捕的鱼大一圈:“你们部落有多少这样的鱼?除了鱼,还有其他特产吗?”
河风赶紧说:“我们部落每天能捕几十条银鳞鱼,还能采到河边的‘水藻米’,磨成粉能做饼,比粟饼还软。我们愿意用十条银鳞鱼换一把铜铁渔叉,或者五斤水藻米换一斤粟种。”
阿果蹲在旁边,看着藤筐里的水藻米,颗粒细小,呈浅绿色:“水藻米能存多久?冬天会不会坏?”
“能存三个月!” 河风赶紧回答,“我们把水藻米晒干,装在陶瓮里,冬天拿出来泡软了做饼,能顶饿。我们部落的陶瓮也做得好,比普通陶瓮更结实,不容易漏水。”
那时和阿果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主意 —— 大河部落的银鳞鱼和水藻米能丰富龙盟的冬储,他们的制陶技术也能补充龙盟的短板。“河风兄弟,我们同意交换。” 那时笑着说,“明天你带十条银鳞鱼和五斤水藻米来,我们给你两把铜铁渔叉,再让水伯教你做诱鱼篓的技巧。要是你们愿意,五天后的龙盟集市,也欢迎你们来参加,到时候可以跟更多部落交换物资。”
河风眼睛一亮,激动地说:“谢谢阿石首领!谢谢阿果首领!我明天一早就来,一定带够物资!”
送走河风,石根凑过来说:“东边的大河部落也来合作,我们龙盟的物资就更全了!以后吃鱼不用只靠水泽部落,还能换他们的陶瓮存粮食。”
“不止这些,” 阿果补充道,“他们住在河边,能帮我们留意东边的动静,要是有其他部落想从东边来骚扰,我们能提前知道。”
就在大家讨论集市和大河部落时,北边边界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 是负责巡逻的岩勇和两个青壮,他们骑着龙部落驯养的野马,马背上的铜铁矛还沾着血迹。“阿石哥!不好了!北边的山林部落来抢东西了!” 岩勇跳下马,声音带着急色,“他们有二十多个人,拿着石矛石斧,抢了我们放在北边哨棚的两筐粟种,还打伤了守哨的青壮阿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