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霭还没散尽,部落的聚集地就已经热闹起来。挖渠的青壮们扛着铜铁凿和石斧往西支渠走,编藤盾的女族人们则在草棚边整理泡好的藤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干劲 —— 昨天青风带回的消息让大家不敢松懈,都想早点做好防御准备,应对沙部落可能的来袭。
那时和阿果走到草棚边时,小禾正蹲在石板上翻晒粟穗。她穿着粗布短衣,额头上沾着点细汗,手里的木耙熟练地把粟穗摊开,让每一束都能晒到太阳。看到那时,她赶紧站起来:“阿石哥,阿果姐,这些粟穗是昨天最后割的,有点潮,我翻晒一下,免得发霉。”
小禾是部落的女族人,最擅长打理粟穗,从筛选种子到晾晒储存,都做得又快又好。那时点点头:“辛苦你了,晒的时候别堆太厚,每隔半个时辰翻一次,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记得把最上面的粟穗翻到下面,晒得均匀些。”
“我知道了!” 小禾笑着应着,又蹲下身继续翻晒,木耙在她手里灵活地转动,粟穗被摊得平平整整。
阿果蹲在旁边,拿出杨木板记录:“晨,小禾翻晒末批粟穗,每半时辰翻一次,午间翻面匀晒。” 她写字时,小禾凑过来看了一眼,笑着说:“阿果姐,你记的真详细,以后部落的事一看这个就清楚了。”
阿果笑了笑:“都是阿石哥让我记的,以后做工具、种粟穗,都能照着这些记录来,少走弯路。”
这时,阿山扛着一把刚打磨好的铜铁凿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阿石哥!你看我改进的铜铁凿!昨天挖渠时,我发现凿头容易卡在泥土里,就把凿头磨成了‘尖弧形’,这样凿下去不容易卡,还能带出更多泥土!”
那时接过铜铁凿,仔细看了看 —— 凿头果然从之前的平尖改成了弧形尖,边缘磨得更锋利,握柄处还缠了一层兽皮,握起来更稳。“改得好!这样挖渠效率能再提高不少!你赶紧把其他的铜铁凿都按这个样子改了,给挖渠的青壮们换上。”
“好!我这就去!” 阿山跑回冶铁的石棚,拿出剩下的七八把铜铁凿,蹲在石板上打磨起来。他的动作很熟练,双锋石凿在他手里灵活转动,凿头的弧形越来越流畅,没一会儿就改好了一把,递给旁边帮忙的阿平:“阿平,你试试这把,看看是不是比之前好用!”
阿平接过铜铁凿,掂量了一下,笑着说:“阿山哥,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握柄缠了兽皮,不磨手了,凿头看着也更锋利,等下挖渠我要先用这把!”
那时看着两人的互动,对阿果说:“阿山对工具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以后部落的工具改进,都可以让他多琢磨琢磨。阿平也进步快,从一开始不会用新镰,到现在能熟练用铜铁凿,再过段时间,就能独当一面了。”
阿果点点头,在杨木板上补充:“阿山改铜铁凿为尖弧形,握柄缠兽皮,防卡土、易握;阿平试之,称好用,阿山遂改余凿。”
两人走到西支渠边时,石根正带着青壮们挖渠。小禾晒完第一批粟穗,也跟着过来帮忙 —— 她虽然力气不如青壮,但擅长整理渠边的木杆和藤条,把之前插好的木杆扶正,用藤条绑得更结实。看到那时,她举起手里的藤条:“阿石哥,你看这些藤条绑得紧不紧?我按你说的,每绕两圈就打个结,应该不会松了。”
那时走过去,拉了拉藤条,果然很结实:“绑得很好!你再在藤条之间插一些细树枝,这样更能挡住泥土滑坡。”
“好!我这就去捡细树枝!” 小禾跑开,没一会儿就抱来一堆细树枝,蹲在渠边一根一根插进藤条之间,像给渠边织了一层 “防护网”。
阿平拿着阿山改进的铜铁凿,走到渠边,对着渠壁的泥土凿下去 —— 弧形凿头果然没卡住,一下就凿出一大块泥土,他兴奋地喊:“阿山哥!你改的凿子太好用了!比之前快多了,还不卡土!”
石根凑过来,也拿起一把改进后的铜铁凿试了试,眼里满是惊讶:“这凿子改得真妙!以前挖半天才能凿出一尺深,现在半个时辰就能挖一尺!照这个速度,今天就能挖完剩下的渠!”
那时点点头,对青壮们说:“大家加把劲,今天挖完渠,明天就开始加固渠岸,把泥土拍实,再在渠边种上耐旱的野草,防止水土流失。”
“好!” 青壮们齐声应着,手里的铜铁凿敲击泥土的声音更响了,阿平跟在石根身边,一边挖渠一边请教挖渠的技巧,石根耐心地教他怎么找土层的缝隙,怎么用力更省力,两人配合得很默契。
另一边,草棚边的藤盾编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林苗正拿着草药篮,给编藤盾的女族人分发薄荷草 —— 昨天编了一下午,大家的手指都有些泛红,林苗特意多捣了些薄荷草汁,让大家敷在手上缓解酸痛。小禾晒完粟穗,也过来帮忙,她虽然没编过藤盾,但手巧,很快就学会了交叉编织的方法,跟着阿果一起编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