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们轮流守在窑边,阿平主动申请了第一班,他搬了块石头坐在窑边,眼睛死死盯着通风口的火苗,时不时往窑里添点碎木炭,嘴里还念叨着:“亮红色,别变白,别变白……”
阿果蹲在他旁边,手里拿着杨木板,记录着火苗的变化:“小火半个时辰,模子烘干。加大火,火苗亮红,黑沉石始熔。阿平守第一班窑火,每刻添炭一次。”
那时走到阿山身边,他正在打磨前一天烧好的两把镰刃,刃口已经磨得很锋利,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阿山,等这批镰刃烧好,你教大家打磨,每人负责两把,争取今天下午都打磨好,明天就能分发给青壮,准备收割粟穗。”
“好!我已经找了两个手稳的族人,等下让他们跟着我学打磨,保证磨得又快又锋利。” 阿山说着,拿起一把镰刃,在旁边的木杆上试了试,“你看,这刃口,割粟穗肯定一刀就断!”
那时笑了笑,又走到阿果身边,看到她的手指因为握炭笔太久,指关节有点发红,忍不住拿起她的手:“别记了,歇会儿,等下烧好我告诉你步骤,你再补记。”
阿果的脸颊微微发烫,想把手抽回来,却被那时按住:“别动,我给你重新缠一下兽皮,刚才滑了,没护住伤口。” 他从阿果的篮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兽皮,蘸了点薄荷草汁,小心翼翼地帮她重新缠在手指上,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陶碗。“以后写字时,别太用力,慢慢写,伤口好了再记也不迟。”
“我知道了,阿石哥。” 阿果低下头,声音轻轻的,心里却暖暖的。她看着那时专注的侧脸,阳光照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让她想起上次他帮她吸毒草汁液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就在这时,守第二班窑火的族人喊了一声:“阿石哥!模子里的黑沉石都熔化成浆了!你快看看!”
那时和阿果赶紧走过去,凑到通风口往里看 —— 窑里的模子里,黑沉石碎块已经变成了暗红色的熔浆,填满了模子的每个角落,镰柄和刃口的形状清晰可见。“太好了!熔得很均匀!” 那时兴奋地说,“再烧半个时辰,让熔浆彻底填满模子的缝隙,然后就可以停火,让它慢慢冷却了。”
族人们听到消息,都围了过来,看着通风口的亮红色火苗,眼里满是期待。老麦笑着说:“阿石,这批量烧就是快!以前做燧石镰,一个人一天只能磨一把,还容易崩口,现在一窑就能出十五把,还是‘黑沉石’做的,结实又锋利!”
“等收割完粟穗,我们就批量做石凿和石斧,以后部落的工具都用‘黑沉石’做,再也不用天天磨燧石了。” 那时说着,心里盘算着 —— 有了批量制作的经验,以后做其他工具就容易多了,部落的生产力肯定能提高不少。
半个时辰后,窑火渐渐弱了下来,那时让族人停止添炭,把窑门封上,让镰刃在窑里慢慢冷却。“现在不能急着开窑,得让它自然冷却,不然温度骤降,镰刃容易裂。等太阳落山,窑温降下来,再开窑取镰刃。”
族人们虽然着急想看看成批的镰刃,但也知道那时的话有道理,只好耐着性子等待。阿山则带着两个族人,继续打磨之前的镰刃,教他们怎么用细石磨刃口,怎么判断锋利度。“磨的时候,要顺着刃口的弧度磨,别来回蹭,不然容易磨钝。磨到能映出人影,就差不多锋利了。”
阿平则拉着几个少年,在旁边的空地上练习用新镰刃割草,提前熟悉手感。“你们看,用新镰刃割草,一点都不费力,比燧石镰好用多了!明天收割粟穗,我们肯定是最快的!”
阿果坐在窑边的石板上,把刚才没记完的内容补全,又在杨木板上写下:“黑沉石全熔为浆,填满模子。再烧半时辰,封窑冷却,待日落取镰。阿山教二人磨镰,阿平带少年试割草。”
太阳渐渐西斜,窑温终于降了下来。族人们迫不及待地围到窑边,阿山和那时一起,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 —— 十五把镰刃静静地躺在模子里,暗红色的表面泛着哑光,形状完整,没有一个变形的。“成了!都成了!” 阿山兴奋地喊了起来,伸手就要去拿。
“小心烫!” 那时拉住他,“再等一会儿,虽然窑温降了,但镰刃还是热的,别烫伤手。” 他找了几根长木杆,把模子一个个挑出来,放在铺着干草的石板上,让它们彻底冷却。
族人们围在旁边,看着石板上的镰刃,眼里满是惊叹和期待。“这就是批量做的镰刃?和之前的一样结实!”“十五把!这么多!明天青壮每人都能分到一把了!”
沙部落的一个年轻人也在人群里 —— 他是昨天跟着沙克来的,沙克让他留下看看镰刃批量制作的过程,回去好告诉部落的人。他看着石板上的镰刃,忍不住对身边的族人说:“他们部落真厉害,一窑就能做十五把,我们部落要是能学会,以后也不用愁工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