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部落里的族人比往常起得都早。天刚蒙蒙亮,阿平就扛着双锋石凿往西边的石山跑 —— 昨天听那时讲完认 “黑沉石” 的方法,他一夜没睡踏实,想着早点去山里碰碰运气,要是能找到几块,就能早点用上新镰刃割粟穗。阿山则蹲在烧陶窑边,手里拿着昨天打磨好的镰刃,反复比划着柄的长度,琢磨着怎么改模子才能让镰柄更长更顺手。
那时刚吃完早饭,就被阿山拉到窑边。阿山指着地上的黏土模子,有点发愁:“阿石哥,你看这模子,要是把镰柄加长半尺,黏土会不会太软,烧的时候塌了?昨天我试了试,加长后模子立不住,往一边歪。”
那时蹲下身,拿起模子看了看 —— 原来的镰柄模子只有一尺长,现在要加到一尺半,黏土确实有点支撑不住。他想起之前做标准碗时,在碗底加过厚黏土增加稳定性,或许可以用同样的法子。“在镰柄的底部和中间加两道‘支撑条’,用厚点的黏土,像粟穗的茎秆一样,把柄撑住。” 他用手指在模子上比划着,“这样烧的时候,支撑条能托住长柄,就不会歪了。”
阿山眼睛一亮:“这法子好!我这就试试!” 他赶紧拿起黏土,在模子的镰柄部位加了两道半寸厚的支撑条,用双锋石凿把边缘修得平整。做好后,他把模子立在石板上,果然稳当了不少,不再往一边歪。“阿石哥,你真有办法!这样烧出来的镰柄,肯定又长又结实!”
那时笑了笑,拿起旁边的细石,在模子的刃口部位轻轻刮了刮:“刃口也要改,上次试割时,刃口还是有点厚,再刮薄一点,割粟穗更省力。你看,把刃口的黏土刮掉一层,烧出来的镰刃就会更薄,但要注意,别刮太狠,不然容易崩。”
阿山凑过来,学着那时的样子,用细石小心地刮着模子的刃口。他的手指上还留着昨天磨镰时的茧子,动作却很稳,一点一点地把刃口的黏土刮薄,时不时停下来用手指摸一摸,感受厚度。“这样差不多了吧?比之前薄了一半,应该够锋利了。”
“再薄一点,留三分厚就行。” 那时用手指比了比,“三分厚的刃口,既锋利又不容易崩,刚好适合割粟穗。”
两人一起修改模子,阿果提着木篮走过来时,他们已经做好了两个新模子,正放在石板上晾干。阿果的篮子里装着些刚采的艾草,还有一块干净的兽皮 —— 昨天她记录认石方法时,手指又磨红了,今天特意多缠了两层兽皮。“阿石哥,阿山哥,你们改好模子了?” 她把篮子放在石板上,拿起一个模子看了看,“这镰柄比之前长多了,刃口也薄了,烧出来肯定更好用。”
“是啊,等下就烧两个试试,看看效果。” 那时拿起模子,放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你来得正好,阿平去西边石山找‘黑沉石’了,你帮我记一下,要是他回来了,让他把找到的石头拿过来,我们先看看是不是真的‘黑沉石’。”
阿果点点头,从怀里掏出杨木板和炭笔,蹲在旁边记录:“新改镰刃模子,柄长一尺半,刃口三分厚,加支撑条防塌,待烧。阿平往西山寻黑沉石,归则验之。” 她写得很认真,虽然手指有点僵,但每个字都写得很工整。
那时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说:“要是手疼,就别写了,等阿平回来我再告诉你也行。”
“没事,我慢慢写,不耽误。” 阿果抬头笑了笑,继续低头记录,“这些都要记下来,以后做模子就有样子了,不然下次又忘了怎么改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阿平的喊声:“阿石哥!我回来了!我找到‘黑沉石’了!”
三人抬头看去,阿平扛着一个装满石头的藤筐,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满是兴奋的红。他把藤筐放在石板上,从里面拿出几块深褐色的石头:“你们看!我在西山的石缝里找到的,按你说的方法认的 —— 深褐色,比普通石头沉,敲开后里面有亮痕!”
那时拿起一块石头,放在手里掂了掂,又用双锋石凿敲开一小块,里面果然有星星点点的亮痕。“不错!这就是‘黑沉石’,你认得很准!” 他又拿起几块石头,都检查了一遍,“这几块石头纯度不错,比我上次捡的那块还好,够烧两个镰刃了。”
阿平听到这话,兴奋得跳了起来:“真的?我没认错!太好了!我还以为找错了呢,在石缝里挖了半天,手都磨破了。” 他伸出手,手心果然有几道细小的划痕,是被石头磨的。
阿果赶紧从篮子里拿出艾草,捣成汁,用兽皮蘸着敷在阿平的手上:“你怎么不小心点?石头那么硬,挖的时候要小心。”
“没事,一点小伤,不疼。” 阿平嘿嘿笑了笑,看着筐里的石头,“我下次再去,肯定能找到更多!西山的石缝里还有不少,就是不好挖,得用石凿敲。”
“不急,先把这几块石头烧了试试,看看效果。” 那时把石头敲成小块,放进陶盘里,“阿山,把窑火升起来,我们烧两个新镰刃,刚好试试新模子和阿平找的石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