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这三点,以后在山里看到石头,就按这法子认。” 那时把石头分给族人,“你们每个人都拿一块‘黑沉石’和普通石头,对比着看看,摸摸重量,敲敲声音,多试几次就记住了。”
族人们拿着石头,互相传看,有的在手里掂来掂去,有的用石凿轻轻敲着,嘴里念叨着:“深褐色,沉,敲开有亮痕……” 阿平拿着石头,反复对比了好几遍,对身边的族人说:“我记住了!下次看到这样的石头,肯定能认出来!”
阿果蹲在旁边,把那时说的认石方法记在杨木板上:“认‘黑沉石’三法:一观色,深褐或暗红;二掂重,同大则沉;三敲之,声闷,内有亮痕。” 她写得很认真,每个字都尽量写得工整,虽然手指有点抖,但还是坚持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
那时看到她的样子,走过去,蹲在她身边:“别写太快,慢慢记,不然又该手疼了。” 阿果抬头看他,正好对上他的眼睛,里面满是关切,她的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下头:“我没事,很快就记完了。”
“不急,等下回去再整理也一样。” 那时拿起她的杨木板,看了看上面的记录,“写得很清楚,以后大家想学认石头,看你这个就知道了。” 他把杨木板还给阿果,又拿起一块 “黑沉石”,对族人说:“除了山里,河边的石堆里也可能有‘黑沉石’,下次去河边打水、采草药,都留意着点,看到符合这三个特点的石头,就捡回来,越多越好。”
“好!” 族人们齐声应着,手里攥着石头,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下次去哪里找 “黑沉石”。阿山走到那时身边,手里还握着新镰刃:“阿石哥,等我们找够了‘黑沉石’,除了做镰刃,还能做别的吗?比如石凿、石斧,要是都用‘黑沉石’做,肯定比燧石的好用!”
“当然可以。” 那时点点头,“等批量做镰刃的时候,我们就试试做石凿和石斧,还有箭头,要是能用‘黑沉石’做箭头,打猎肯定更方便。”
老麦走过来,拍了拍那时的肩膀:“阿石,你这孩子,真是部落的福气。以前我们用燧石工具,天天磨,天天崩,现在有了‘黑沉石’,以后工具就不用愁了。等收割完粟穗,我组织族人去山里找‘黑沉石’,多找些回来,让你做更多的新工具。”
“谢谢老麦叔。” 那时笑了笑,“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等沙部落的‘黑沉石’,他们说西边的石山里有不少,等他们带来,我们先做一批镰刃,刚好赶上收割粟穗,等收割完了,再组织大家去山里找。”
太阳渐渐西斜,把粟地染成了金黄色,割下来的粟穗堆在地里,像一座座小山。族人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部落,阿山还在拿着新镰刃舍不得放下,时不时用手摸一下刃口,脸上满是得意。阿平则拿着两块石头,一边走一边对比,嘴里还在念叨着认石的方法。
阿果跟在那时身后,手里拿着杨木板,脚步轻快。她抬头看了看那时的背影,他的肩膀很宽,走路很稳,像粟地里的老粟杆,结实又可靠。她想起刚才那时蹲在她身边,帮她揉手指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走到部落的聚集地,那时把新镰刃交给阿山:“你把这镰刃再打磨一下,刃口磨得再薄点,柄加长半尺,明天我们再试一次,要是好用,就按这个样子做模子,等沙部落的‘黑沉石’到了,就批量做。”
“好!我现在就去磨!” 阿山接过镰刃,兴冲冲地往石板那边跑,连晚饭都忘了吃。族人们也各自散开,有的去准备晚饭,有的拿着石头继续对比,还有的在讨论明天去哪里找 “黑沉石”,整个部落都沉浸在对新工具的期待里。
那时走到烧陶窑边,看着里面还没完全熄灭的炭火,心里盘算着 —— 等沙部落的 “黑沉石” 到了,得改进一下窑的结构,现在的窑虽然能熔化石头,但效率太低,一次只能烧一小块,要是想批量做工具,得建一个更大的窑,让温度升得更快,能同时烧更多的 “黑沉石”。
阿果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陶碗,里面装着些刚煮好的粟粥:“阿石哥,你还没吃晚饭吧?快喝点粥。” 那时接过陶碗,粥还是热的,带着点粟米的清香。他抬头看了看阿果,她的手指上还缠着兽皮,眼里带着点疲惫,却笑得很温柔。
“你也没吃吧?一起吃。” 那时把陶碗递给她,阿果摇摇头:“我等下再吃,你先吃,今天你忙了一天,肯定饿了。”
那时没再推辞,接过陶碗喝了一口,粥的温度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到了心里。他看着阿果,她正蹲在窑边,整理着杨木板上的记录,夕阳照在她身上,把她的头发染成了金黄色。他忽然觉得,有她在身边记录,在身边帮忙,不管做什么都很踏实。
吃完粥,那时和阿果一起整理今天的记录,从新镰试割到认石方法,每一步都记得很清楚。阿果把杨木板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木盒里,这个木盒是那时上次用层板做的,专门用来放她的记录,里面已经放了好几块杨木板,记录着标准碗、天平、还有今天的新镰和认石方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那时的原始纪元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那时的原始纪元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