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扶苏摇头如摇铃。
“那不就得了。”
“这时候就该让我这样忠心耿耿的民间商贾为朝廷效力!”
** 厚着脸皮道:“与其让别人占了便宜,不如咱俩合伙,好处别落外人手里。”
“再说有了银钱,往后办事也方便。”
扶苏无奈笑道:“先生说得在理。只是……若以私人名义采煤,花费必然不少。再从国库支取银两,怕是不妥。”
他生性仁厚,不愿借皇帝之名谋私利。
“要什么钱?”
“别总把生意和钱挂钩。”
“咱们花小钱也能办大事。”
马车驶入八里沟。
四周丘陵起伏,山势平缓却连绵不断。
唯有一条狭长平坦的谷地横贯其中,形似月事布。
谷口卫兵见太子车驾,立即上前行礼。
** 环视山势,断定这片山地之下尽是煤矿。
村民打井能发现煤,只因谷地煤层极浅——只需挖开十余米土层,下面全是乌金!
远处村落旁已堆起黑色煤山,
井边民夫往来穿梭,用辘轳将地底煤炭源源不断运上地面。
“先生,三日已采得数万斤煤。”
“此处果真是宝地。”
扶苏望着煤山振奋道。
** 轻轻摇头:“错了。”
???
“何处有错?”扶苏不解。
“这般采法不对。”
** 指向八里沟:“咸阳城数十万人口,若皆以煤取暖,日耗恐超百万斤。”
“靠这样蚂蚁搬家,要搬到何时?”
扶苏沮丧道:“增派人手总能提高产量。”
“殿下若愿与我合营煤矿,我便教你事半功倍之法。”
“花费少,见效快。”
** 暗自叹息:扶苏样样都好,就是太过清廉正直。
这般性子如何斗得过奸佞?
少不得要我这般恶人替他筹谋!
“也罢……”
“好,我这就禀明父皇,妥善操办此事。”
扶苏转念想到:咸阳周边煤矿何止万千。
(
即便将此处煤矿交由**打理,又能如何?
若能习得经邦济世之才,倒也不枉此行。
单凭这几口井,怕是挖到海枯石烂也采不尽。
依臣之见,不如将八里沟表层土壤尽数移除,让煤层 ** ,闭着眼开采便是,又快又省事。
**指着山坳信誓旦旦地说道。
扶苏闻言愕然。
八里沟既得此名,长约八里。
最宽处近二里,最窄处亦有一里。
要移走十余米厚的土层,谈何容易!
殿下且听臣分解。
臣观察周边山石嶙峋,土质贫瘠,故难耕作。
而谷地因雨水冲刷,积年累月形成沃土,百姓遂聚居于此。
不妨以**炸山筑阶,再将谷中沃土移栽,层层铺就。
如此荒山岂非化作良田?
**转头凝视着他。
此法...倒也可行。
只恐耗费过巨,徒劳无功。
扶苏面露迟疑。
早说过花费有限。
殿下可知如今何时节?
**适时提醒。
深秋时节...
扶苏猛然想起,秋收已毕,寒冬将至。
百姓正闲居家中准备过冬。
咸阳周边村落,闲散劳力不下数万。
横竖冬日无所事事,不如赚些外快。
无论男女,劳作一日管两餐饭食。
待梯田建成,愿耕者略付薄资即可分得田地。
不愿务农者,发放粮票抵酬。
将作少府正在增建水力磨坊。
横竖水力无需成本,百姓凭票可兑面粉,麦粉等量交换,必当踊跃。
如此即便搬空整条山谷,所费亦有限。
不过耗些粮米,却能换得八里长、一里宽的露天煤田!
**遥想那场景,已难以估量其价值。
终究是笔惊世财富。
扶苏沉思良久。
虽觉不妥,却难指纰漏。
先生高才,孤远不能及。
既然采煤所耗无多,能让咸阳百姓用上廉价煤炭御寒,也算造福黎民。
** 又一次摇头。
扶苏啊扶苏,你太过仁慈!
这样可不成。
“低价贱卖?”
“咱们费尽心力挖出的煤,岂能白白便宜外人。”
** 的坚决回绝令扶苏怔在原地。
“殿下不必这般看我。”
“所谓惠民政策,本该让贫苦大众受益。”
“但您想想,咸阳城内谁家府邸最阔?谁消耗煤炭最多?”
“若按您的法子,寻常百姓捞不着实惠,反倒肥了那些高门大户。”
“横竖煤价低廉,可劲挥霍便是!”
“他们哪会在意矿工采煤的艰辛,既然便宜,那些华宅深院统统装上暖炉,又不是负担不起,是不是?”
** 细细剖析。
扶苏若有所思:“确是如此,依先生之见该当如何?”
此刻他意识到,自己的眼界谋略与 ** 相去甚远。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听从对方安排,莫要自作主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