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时机成熟,孔明又暗中轻触刘备衣袖。刘玄德略作迟疑,终于下定决心。
温侯,在下前来南郑前,已派人前往许都,请天子加封温侯为秦王。刘备郑重其事地说,依在下之见,温侯在发兵之前,当先行进位称王!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吕奉先更是震惊不已。按照高祖遗训,非刘姓而称王者,当为天下共诛之。眼前这位汉室宗亲,竟主动提议为他这个外姓之人请封王爵?
玄德此言何意?吕布满脸疑惑。
刘备正色道:刘璋既亡,天下诸侯尽数被曹操所灭。当今世上,能阻止曹贼篡汉者,唯有温侯一人!
汉室存亡,黎民安危,全系于温侯一身。温侯既肩负如此重任,当进位称王,以彰显匡扶汉室之功!
“为了天下苍生,恳请温侯登临王位,带领我等正义之士,誓讨 ** 曹操,重振大汉江山,解救万民于水火!”
刘备整肃衣冠,神情庄重地向吕布躬身行礼。
这番话语将吕布捧得极高。
此刻的吕布心潮澎湃,顿生豪情壮志,仿佛自己真是天命所归的救世之主。
司马懿冷眼旁观,唇边浮起讥讽的弧度。
他早已洞悉刘备的盘算。
如今刘备如同丧家之犬,仅带着诸葛亮来投奔吕布,可谓势单力薄。
若是吕布愿意,视刘备如蝼蚁也不为过。
汉室宗亲的身份,已是刘备最后的政治筹码。
他正是要借这仅剩的资本,以皇叔之名上奏天子册封吕布为王。
如此便可成为吕布称王的首功之臣。
借此良机,他就能获取丰厚资本,赢得吕布信任,在吕布阵营站稳脚跟。
“为了攀附吕布,竟不惜违背祖训,要推举异姓为王。”
“刘玄德,你比我司马懿更懂得忍辱负重,真像只缩头乌龟啊……”
司马懿暗自颔首,眼中的讥讽渐渐转为欣赏。
随即,
司马懿神色一正,单膝跪地抱拳道:
“刘皇叔所言极是,温侯功在千秋,实乃万民所望,臣恳请温侯加冕为王,统领我等讨伐 ** 曹操!”
享誉天下的刘皇叔上奏。
首席谋士司马懿率先 ** 。
马超等文武岂能落于人后,齐刷刷跪地 ** 。
吕布望着伏地 ** 的众人,神情从惊诧渐归平静,最终化作掩饰不住的得色。
“天下人都骂我背信弃义!”
“可曾想过有朝一日,我吕布也能称王!”
“尔等定然料不到,这乱世最终要由我来终结吧。”
夏日将尽,秋风渐起,南郑城头,豪迈的笑声久久不息。
吕布身着王袍,傲然立于高台之上,向四方宣告:吾乃秦王!旌旗翻卷,秦字大旗迎风招展。
三日后,五万精锐秦军自阳平关倾巢而出,马蹄声震彻夜空,直指成都方向。
与此遥相呼应,曹烁统领魏军如入无人之境,接连攻克江州、武安等要地,率先兵临成都城下。
城中已是人心惶惶,刘璋身死的消息如同野火蔓延。半数百姓扶老携幼,仓皇出逃,城门处车马拥塞。
魏军不费一兵一卒,便接管了这座空城。正在此时,军报传来:吕布在南郑称王后,已接连攻破白水、葭萌二关,正向益州扑来。
曹烁当机立断,留下夏侯渊与郭嘉镇守成都,亲率主力北上迎敌。魏军势如破竹,连下雒城、涪城、绵竹诸镇,兵锋直指剑阁。
而此刻的吕布,已兵不血刃收服刘循,顺利接管剑阁天险。
两军对垒,刀光剑影在群山间若隐若现。
剑阁城头,吕布王袍猎猎作响。他俯瞰着城外正在安营扎寨的魏军,猛然一拳砸向城垛,碎石飞溅。可恨!若再快半步,成都岂会落入曹贼之手?
父王勿忧!马超单膝跪地,银甲耀目,儿臣愿率西凉铁骑出战,定叫魏军片甲不留!
吕布眼中精光暴射,正欲开口——
万万不可!
司马懿与诸葛亮异口同声。二人相视一笑,羽扇轻摇间,诸葛亮微微颔首:仲达先请。
刘备急切道:二位军师就莫要推让了,速速道来!
曹操刚灭刘璋,正是兵锋正盛之时,此时我军若轻率出关迎战,恐难稳操胜券。
我们坐拥剑阁天险,大可据关固守,与曹操打持久战。
曹操深入蜀地,远离中原根基,若久攻不下被迫撤军,中原各州必然动荡不安。
届时大王只需派遣一员大将镇守剑阁,亲率主力返回关中,自潼关出兵,必能横扫中原。
待曹操千里迢迢回师救援时,黄河两岸早已尽归大王所有!
司马懿详尽谋划,为吕布勾勒出宏伟战略。
仲达所言,正与亮不谋而合。
倘若曹操担忧中原局势,就只能放弃攻打剑阁,撤军北归。
待曹军撤离后,大王再率军南下,成都平原无险可守,何人能挡我军铁骑?
成都唾手可得,益州将尽归大王掌握!
诸葛亮轻摇羽扇,冷笑着补充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