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和卢绾谢过王莽,跟着客栈的伙计上了二楼。进了房间,两人更是惊讶,房间里摆着一张软床,床上铺着干净的麻布被褥,还有一张四方桌,桌子上放着一个陶盆,盆里盛着清水,旁边还有一块干净的布巾。最让他们惊讶的是,房间角落里居然有个陶瓷做的物件,下面接着一根管子,通到墙外。
“这…… 这是啥?” 卢绾指着那个陶瓷物件,满脸疑惑。伙计笑着解释:“这位爷,这是马桶。您要是想方便,直接在这上面就行,完了拉这根绳子就会有水冲下,就干净了,不用像别处那样倒夜香。”
刘季心里一动,这物件,他在李易李先生的庄子里见过!当时他还觉得新奇,没想到这偏远的村子里居然也有。他连忙打住卢绾的话头:“行了,别问了,赶路累了,先洗漱吃饭。” 卢绾也看出刘季不想多提,便不再追问,只是心里的好奇更甚了。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刘季就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了。他伸了个懒腰,从软床上坐起来,只觉得浑身舒畅,这床比驿站的硬板床舒服多了,昨晚居然没做噩梦。
刚穿好衣服,门外就传来敲门声,是王莽的声音:“刘大人,卢大人,醒了吗?我让人送了早饭过来。”刘季打开门,只见王莽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身后跟着的伙计还端着一个陶壶。“快请进,王主事太客气了。”
王莽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盖子,里面摆着两碗冒着热气的豆浆,一碟金黄酥脆的油条,还有四个白白胖胖的肉包子。“这是咱村自己做的早饭,豆浆是今早刚磨的,油条也是刚炸的,二位大人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刘季拿起一个肉包子,咬了一口皮薄馅大,肉馅里还加了不知道什么香料,鲜得很。他忍不住赞道:“好吃!比县城里的包子还香!” 卢绾也喝了一口豆浆,甜滋滋的,温度刚刚好,忍不住一口气喝了半碗:“这豆浆也不错!比咱老家的米酒还顺口!”
王莽看着两人吃得香甜,脸上露出笑容:“二位大人喜欢就好。等吃完早饭,我带二位大人逛逛咱村,让二位大人看看咱村的光景。”
吃过早饭,三人就出了客栈。刚走到街上,刘季和卢绾就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这哪是个村子?简直比的上咸阳城热闹!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有挑着担子卖菜的农妇,有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小贩,还有穿着绸缎衣裳的商人在店铺里谈生意,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连走路的脚步都透着轻快。
“王主事,这村子…… 得有上万人吧?”刘季看着街上的人流,忍不住问。王莽点点头:“差不多一万二千人了。前几年天下刚定,不少地方闹饥荒,逃难来的百姓多,晚辈就把村子拓宽了三倍,盖了房子,分了土地,让他们在这儿安家落户。现在咱村自己种粮、织布、烧瓷,吃喝不愁,还能做点小买卖,日子还算安稳。”
两人跟着王莽往前走,路过一家挂着 “肥皂铺” 招牌的店铺。店里围着不少村民,一个农妇正拿着一块黄色的东西问店家:“掌柜的,这肥皂真能把衣服洗干净?我家那口子的衣服,沾了泥垢,用皂角搓半天都洗不掉。”店家笑着拿起一块肥皂,往一盆水里放了点,然后拿起一块脏布巾搓了搓 ,没一会儿,布巾上的泥垢就被洗得干干净净。“您看,这肥皂比皂角好用多了,还不伤手。” 农妇见了,立马买了两块。
“这肥皂也是你琢磨出来的?” 刘季问王莽。王莽笑着点头:“算是吧。用猪油和草木灰熬的,成本不高,村民们都用得起。”
往前走了几步,又路过一家 “火柴铺”。一个小孩拿着几枚秦半两,踮着脚对店家说:“掌柜的,给我买一盒火柴!我娘说,用火柴点火比用火石方便多了!”店家递给小孩一个小盒子,还教他怎么划:“拿着火柴,在盒子边上一划,就能着火了,小心别烧着手。” 小孩试着划了一根,“啪” 的一声,火苗窜了出来,吓得他赶紧把火柴扔到地上,惹得周围的人都笑了。
卢绾看得新奇,忍不住问:“这火柴也太神奇了!一划就着火,比火石方便多了!” 王莽笑着说:“是啊,以前村民们点火都用火石,又慢又费劲,有了火柴,方便多了。”
逛到街中心,他们看到一家医馆,医馆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八个字。医馆里,一个医生正拿着一根细针,给一个小孩的胳膊上扎了一下。小孩吓得哇哇哭,他娘在旁边哄着:“乖,不哭,扎一下就好了,以后就不会得天花了。”
“这牛痘是啥?还能预防天花?”刘季皱着眉问 ,他小时候见过天花病人,脸上满是麻子,有的还丢了性命,这病可难治了。王莽解释道:“这是晚辈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法子,把牛身上的痘浆取出来,接种到人的胳膊上,就能预防天花。咱村已经基本都接种了,再也没人得天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秦:来了个真神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秦:来了个真神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