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龙舟,这座漂浮于运河之上的庞然巨物,在经历了黄山血战的肃杀之后,终于驶入了一段相对平缓的水域。两岸山势渐起,不再是纯粹的一马平川,空气中湿润的水汽夹杂了一丝草木的清新。这一日,船队缓缓停靠在一处名为“玉林渡”的码头。
渡口不大,却显得古意盎然。青石垒砌的埠头被打磨得光滑,可见年代久远。远眺西方,一片无边无际的苍翠山峦如同巨龙匍匐,云雾在山腰缭绕,那就是闻名遐迩的玉林。即便相隔甚远,也能感受到那片土地散发出的、不同于凡俗的氤氲灵气,隐约有清越的鸟鸣和不知名兽类的悠长低吼随风传来,为这静谧的午后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
龙舟之上,气氛依旧凝重。辅国阁内,李辅国端坐案前,批阅着从京城由快马递来的加急奏报,脸色平静无波,仿佛前日黄山巅上的血腥厮杀从未发生。但侍立一旁的近侍们却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咚、咚、咚。”略显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沉寂。
“进来。”李辅国头也未抬。
门被推开,李存义一脸兴奋地走了进来,身上还穿着一套崭新的、绣着繁复纹章的猎装,腰间佩着一柄镶满宝石、华而不实的长剑。他努力想做出稳重的样子,但眉眼间的跃跃欲试却怎么也藏不住。
“叔父!”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何事?”李辅国放下朱笔,目光平静地落在侄子身上,那目光似乎能穿透一切伪装。
“叔父,您看!”李存义指向窗外那片苍茫山峦,“下面就是玉林渡了!侄儿听闻这玉林乃是天下有数的灵秀之地,内蕴宝光,灵兽异禽数不胜数!您看……这整日待在船上,也甚是气闷,侄儿想……想带些人手,进去瞧瞧,若能驯服一两只温顺乖巧的灵兽回来,也好给叔父解解闷,增添些祥瑞之气!”
他说得冠冕堂皇,但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分明是纨绔子弟寻求新奇刺激的光彩。
李辅国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这沉默让李存义脸上的兴奋渐渐凝固,变得有些忐忑不安。
阁楼角落的阴影里,仿佛有什么东西蠕动了一下,那是影的存在感,如同房间本身投下的一道永恒的影子,守护着,也监视着一切。
良久,李辅国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玉林……确是宝地,却也非善地。灵兽通灵,岂是任人擒拿的玩物?其中深处,更不乏有上古异种,凶险莫测。你可知轻重?”
李存义连忙道:“叔父教诲的是!侄儿明白!侄儿绝不深入,就在外围转转,见识一番便回。多带精锐护卫,定然万无一失!”他偷偷抬眼观察叔父的脸色,补充道:“再说,有叔父您的赫赫威名在,那些畜生想必也不敢造次……”
一记不着痕迹的马屁。
李辅国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讥诮,但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他需要权衡。黄山之事,动静太大,需要一些事情来转移视线,冲淡紧张气氛。让李存义这个纨绔子弟以“游猎”的名义出去闹出点动静,或许能营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握,南巡依旧从容”的假象。而且,玉林这种地方,让手下人多去探查,或许也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资源或线索。
“罢了。”李辅国似乎被说动了,淡淡道:“既然你有此心,便去见识一番也好。但需谨记三条:第一,不得深入玉林百里之内;第二,不得主动招惹难以匹敌的凶兽;第三,日落之前,必须回船。”
李存义大喜过望,连连躬身:“多谢叔父!侄儿一定谨记!绝不辜负叔父厚爱!”
“嗯。”李辅国重新拿起朱笔,似是不经意地吩咐道:“让羿带队,点二十名禁军精锐随行护卫。再让石统领(叶枫)和杨碱一同前去,负责周全护卫。”
这个安排,意味深长。羿,禁军中的神射手,冷静强悍,是执行命令和应对突发危险的可靠人选;石统领(叶枫),新任影卫副统领,身手不凡,心思缜密,是可用的尖刀;杨碱,先帝旧臣,身份微妙,派他同行,既是给予一定程度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形的监视——既监视李存义不要闹出不可收拾的乱子,也监视叶枫这个新晋红人的表现。
“侄儿遵命!”李存义此刻只要能去,带谁他都无所谓,欢天喜地地退下了。
李存义走后,李辅国沉吟片刻,对角落的阴影道:“影,法河与叶宏的看守,不容有失。玉林之事,你无需分心。”
阴影中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意念而非声音的波动,表示领命。影的绝对忠诚和强大,是李辅国敢于将顶尖战力派出的底气。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叶枫(影九十七)正在自己狭窄的舱室内运转《静心守意诀》,打磨罡气,同时消化着黄山之行的所见所闻。法河的强悍与受伤,黄家阴阳规则的玄妙,影的深不可测,都让他对力量有了更深的渴望和认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棋中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棋中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