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真人“闭关”的消息,并非如寻常江湖传闻般悄然扩散,而是由龙虎山一位身着紫金道袍、手持拂尘的高功法师,在数十名黄冠道士的簇拥下,以一种近乎“宣旨”的排场,驾临武当山紫霄宫前宣布的。
那法师声若洪钟,蕴含内力,字字清晰地传遍山峦:“清虚道友,夜观星象,感天地之机,顿悟大道玄奥,已于昨日亥时三刻,闭生死玄关,参悟无上妙法。闭关期间,谢绝一切访客,武当一应事务,暂由龙虎山护法真人玄诚子协同武当长老共理,以期道统绵延,共襄盛举!”
这番话,冠冕堂皇,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武当山门前,几位留守的长老面色灰败,或低头不语,或强颜欢笑,眼神中压抑着悲愤与无奈。一些年轻气盛的门人弟子面露不忿,却被身旁师长严厉的目光制止。山风掠过,吹动道士们的衣袂,却吹不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向江湖,引得各方势力震动,猜测纷纭,但绝大多数人在龙虎山积威和宰相南巡的阴影下,选择了沉默观望。
与此同时,镇海龙舟正驶入苏州地界。这座以园林锦绣、市井繁华闻名的古城,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紧张氛围中。码头沿岸,早已被精锐的官兵肃清戒严,苏州大小官员、世家代表、商界巨贾,皆按品阶跪伏在码头,迎接圣驾与相爷。旌旗招展,仪仗煊赫,但这份刻意营造的隆重之下,是无数颗忐忑不安的心。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庞大威严的镇海龙舟,并未在预定的阊门码头停靠,甚至没有减速。它如同一个沉默的巨兽,无视了岸上黑压压的迎接人群和震天的欢呼,径直沿着运河主道,向西驶去,最终消失在通往太湖的支流方向。
岸上众人面面相觑,错愕、失望、以及更深的不安迅速蔓延开来。宰相此举,是何用意?是苏州有谁得罪了相爷?还是……有更大的图谋?
龙舟最终停泊在苏州城西、太湖畔一处极为幽静的皇家园林——“沁园”。此园平日并不对外开放,专供皇室成员南巡时休憩,此刻自然成了宰相的行辕。与城内的喧嚣相比,沁园显得格外静谧,甚至有些冷清。园内亭台楼阁依水而建,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太湖的烟波浩渺尽收眼底,但这份宁静中,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叶枫作为影卫副统领,负责安排沁园的初期警戒。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次入驻沁园的随行人员被大幅精简,除了必要的护卫和少数核心幕僚,许多仪仗和冗员都被留在了龙舟上或安置在城外。宰相李辅国入驻了园内最雅致也最隐蔽的“听雨轩”,那里三面环水,只有一条九曲回廊相通,易守难攻,也更利于保密。
“相爷此次……似乎不欲张扬?”叶枫在布置岗哨时,偶遇杨碱,低声试探了一句。
杨碱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瞥了一眼听雨轩的方向,淡淡道:“树大招风。有时候,静水之下,方能摸到大鱼。石统领,做好分内事,莫要多问。”
叶枫心中凛然,知道必有大事发生。他按捺住心绪,将警戒布置得滴水不漏,尤其是听雨轩周围,更是安排了最得力的手下,明哨暗卡交织,他自己则坐镇在距离听雨轩不远的一处水榭,既能总览全局,又能隐约感知到轩内的动静。
入夜,太湖上升起浓重的雾气,如纱如幔,将整个沁园笼罩其中。月色被雾气滤过,变得朦胧而诡异,远处的水波和近处的树影都模糊不清,唯有各处的灯笼在雾中散发出晕黄的光圈,如同鬼火。
子时刚过,叶枫正在水榭中盘膝运功,忽然,他浑身汗毛倒竖!《静心守意诀》自发急速运转,一股强烈至极的危机感攫住了他!
并非杀气,而是一种被更高层次存在窥视的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冰冷的眼睛,穿透了浓雾,穿透了水榭的墙壁,正毫无感情地扫视着园内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他猛地睁眼,收敛全身气息,如同顽石。几乎在同一时间,他感知到一道微弱却凝练至极、宛如实质的神念,如同水银泻地般,悄无声息地漫过听雨轩,扫过他所在的水榭,并向整个沁园扩散!
这神念……与影的冰冷死寂不同,它带着一种古老、苍茫、仿佛能洞悉因果、窥探天机的意味!是那个方向……听雨轩!宰相在见客!来者是谁?竟有如此恐怖的修为?
叶枫的心脏狂跳,竭力压制。他感觉到那神念在自己身上略有停顿,似乎察觉到了他功法的异常凝练,但并未深入探查,很快移开。显然,来者的主要目标并非他这种“小角色”。
就在这时,听雨轩内,隐约的对话声透过浓雾和夜色,断断续续地传来。叶枫运足耳力,勉强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先是宰相李辅国的声音,语气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龙虎山已接手武当,大局已定。然,江南气运,似有扰动……先生可知,那‘黄家’……为何偏偏在此时,有弟子入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棋中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棋中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